
即將來臨的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紀念,國家會隆而重之地慶祝,準備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特區少不免推出一系列活動配合,幾個月前官員已在回覆立法會提問時算是交代過了。目前社會上還未見有很大熱度。在香港,反日情緒的市場一向不大,香港人仍然太熱愛追捧日本的一切一切了。二戰時期香港親身經受三年○八個月的苦難,對他們來說只是教科書內的一個史實而已,更何況是南京大屠殺了。
香港人常說去日本好比「返鄉下」。
香港和日本曾有過一段不短的蜜月期,那是七十年代起至九七回歸那廿多年。我說的「蜜月」也者,是兩情相悅,不是今天的一廂情願。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還是一窮二白,香港則開始經濟起飛,日本企業大舉在香港投資,經濟上的聯繫很深,太古城碰頭碰面是旅居香港的日本人。那年代的香港人可向日本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日本的潮流文化也俘虜了年輕一代人的心。所以那個年代港人的「崇日」心態是很自然形成的,也無可厚非。我還在念高中時,對日本疾惡如仇的先父讓我學日文,他說對我將來就業或有幫助。
同時,當年的日本人也十分喜愛香港。說穿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崇洋心態。香港當年是英國人統治的地方,不屬於中國,對日本人來說,這個用洋人體制的東方社會,別緻又奇趣,又比中國先進得多,有種特別魅力。加上香港的流行文化在七十至九十年代竟開始反攻日本,港片港星在日本大紅,來香港追星的粉絲絡驛於途。所以當年香港旅遊業的第一大客,就是出手闊綽的日本遊客。我一位朋友的旅行社專門接待日本人,聽他懷緬那段黃金歲月,有無限的唏噓。先父其實沒算錯,以我當時的日文程度,若沒考上大學,說不定也可在旅遊業有些作為。
所以這個「港日蜜月期」,到這裏換上了五星旗之後,便告一段落了。一夜之間,日本人覺得香港不再是個「洋」地方,而變成了他們瞧不起的中國一部分。加上日本的泡沫經濟爆破,消費力大減,到海外旅遊的人也少了。新冠疫情後,在香港街頭日本人幾近絕跡。
我發覺日本人已不再喜歡香港時,對日本的感覺也由正變負。在黑暴和國安法的問題上,日本完全緊貼美西方那套敍事,認為香港已沒有人權自由,今非昔比,在台灣、南海等問題上又處處跟中國作對,成為徹頭徹尾的美西奴才。我希望新一代人知道,我們事事向日本學習的年代已過去了,國家在多個方面已然超越,不如多些去祖國走動,多點認識出自中國日新月異的科技吧。有人更說去日本好比「返鄉下」,我明白這多少有點打趣成分,但把日本說成是自己家鄉,等如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日本,這種數典忘祖的說法,不是太過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