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過度炒作 政府須加強闢謠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強調《穩定幣條例》於八月一日生效後,當局初期只會批出數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呼籲市民投資前要冷靜思考。

香港股市在過去三個多月反覆上揚,恒生指數於本周重上二萬五千多點的近三年新高,除了因為中美經貿關係略為回穩,以及市場已適應了美國總統特朗普總會臨陣退縮的TACO特性,對其亂點鴛鴦的所謂「對等關稅」再無甚反應。另一原因是由穩定幣(Stablecoins)所引發的新一輪加密貨幣熱潮,多隻相關概念股及券商股被炒高幾倍。類似現象在美國以至內地股市都有出現,但尤其以港股最「癲」,估計當中不乏一些來自內地的資金和海外的專業炒家。

然而,不少買入了相關股票及加密貨幣產品的股市和市民,可能根本並不清楚甚麼叫做穩定幣。穩定幣是一種通過與某些實體資產或央行貨幣掛鈎的加密貨幣,可用作直接交易或用以衡量、購買其他加密貨幣,某程度等同虛擬資產世界中的黃金,目的是增強投資者與不同交易方的信心,希望減少虛擬資產市場經常出現大起大落的波幅,因而取名穩定幣。

穩定幣不一定與政府或央行有關,一些海外金融機構及大企業過去已有自行發行,但若能獲得當局的監管和認證,認受性與流動性自然會大增。特區政府早着先機,於去年提出《穩定幣條例》以制訂相關監管架構,被指是當時全球最先進和完善的穩定幣制度,並於今年五月獲立法會三讀通過。據悉當日的立法會辯議過程,在海內外吸引了數以萬計網民觀看,相信是歷來收視率最高的立法會直播,揭示了往後的穩定幣炒作狂潮。

隨後美國亦不甘示弱,在本月正式通過並簽署生效名為《天才法案》(GENIUS)的穩定幣法案。在去年競選期間,已表明會大力支持加密貨幣發展的特朗普,形容法案是維持美國和美元在全球主導地位的重要舉措,將這股炒風推上另一個層次。

然而,穩定幣的發行,顧名思義是為了穩定市場波幅,現在卻諷刺地變成了助長炒風,皆因有不少市場人士及專業炒家為求從中獲利,而過份、過早渲染穩定幣的價值與作用。當中甚至有一些不法之徒,純粹是假借穩定幣之名進行投資詐騙。剛於本月初在內地「爆雷」的聲稱穩定幣交易平台「鑫慷嘉」,據報就有多達二百萬名投資者受影響,被騙款額高達一百三十億元人民幣。

《穩定幣條例》將於八月一日開始生效,但距離正式發牌以至發行,可能還需要好幾個月時間,期間市場肯定會有更多的炒作和騙案。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日前便特別就此撰文,澄清市場上對「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的種種傳言,強調當局初期只會批出數個牌照,直指市場已出現過度亢奮情緒,一些上市公司只要宣稱有意開拓穩定幣業務即「點石成金」,呼籲市民投資前要冷靜思考。

除了金管局,其他相關政府部門及監管機構也應加強宣傳和闢謠,避免最後有大量投資者受損和市民受騙,影響香港的虛擬資產市場和數字經濟發展,以至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聲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