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業缺少甚麼│湯文亮

一年一度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結束了,一般人認為結果大致正常,沒有令人失望,但我有唔同想法,當大家知道香港一年只有十幾套電影上畫,就算攞到金像獎都唔值得慶祝。

我讀小學時,有一日阿媽叫我去睇戲,戲名叫《撈世界要醒目》,我話唔去,睇到個戲名都知道唔好睇,阿媽話一定要去,因為套戲是一個在澳門水務局工作的人投資,女主角吳君麗會出現,如果我唔去就搵家姐去,我始終唔去,認為浪費時間,多年後我發覺做錯了,對於一些小本經營的電影應該支持,如果沒有那些電影,好似牡丹沒有綠葉,最後變成孤芳自賞。

香港電影業有一段時間非常蓬勃,出現很多小本經營電影,拍攝速度十分之快,據聞連劇本都冇,導演與演員即夾即拍,菲林太貴,take 2都唔使,大約一個星期便可以完成,大家叫那些電影做七日鮮。老實說,的確是粗製濫造,但亦有其好處,就是量多,可以飬活很多人,包括電影院,如果沒有足夠供應量,電影院亦很難生存,由於量多,即使粗製濫造,久唔久亦會出現一些好戲,例如《如來神掌》,現在大家仲記得萬佛朝宗。

七日鮮的粵語片式微之後,隔了一段時間再次蓬勃,出了很多名導演,名演員,有不少精彩電影,但亦有不少類似七日鮮兼唔合邏輯電影,例如《精裝追女仔》,又唔知點解非常賣座,很多人唔明白,電影票價一律,點解要睇那些無厘頭電影。其實,如果能夠抽時間買飛睇一些無厘頭電影,算是對香港電業實際支持,唔講唔知,有足夠資源,拍出一些叫好叫座的電影是唔難,但在財政緊絀之下,拍出一些無厘頭而又賣座電影是很困難,現在電影行業就是冇人願意拍一些小本經營的電影,在電影行業的人很難生存,電影院已經閂了唔少,市場上又唔係有咁多個楊老闆,繼續下去,電影可能會變成式微行業,甚至現在已經係,電影業又如何可以翻生。

現在有一些視頻電影,可以咁講,大多數是垃圾,但有不少香港過氣三四線演員也會拍那些視頻電影,現在那些視頻電影無論在布景,服飾,演員都有長足進展,證明那些視頻電影是有觀眾。所以,要挽救香港電影業,就是業界要多拍一些小本製作,就算內容無厘頭都冇所謂,海量的小本製作才可以挽救香港電影,我們以為荷里活只會拍A級片,其實,在合約上拍A級片的公司要拍一些C級片,否則,沒有足夠供應量,荷里活都捱唔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