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星期,復活節假期大家如何渡過? 筆者在假期在內地玩了一趟,在商場內除了手搖店之外,TOY SHOP谷子經濟亦做到通巷。截止周四(24日)港股收市,泡泡瑪特(POPMART,9992.HK)總市值逾2,419億元,股價過去一年升幅達4.35倍,其市值已經超越「超人」旗下長和(001.HK)的1,645億元。作為金融人兼商業經營顧問的自己,自然會問究竟泡泡瑪特到底紅在哪裡?
泡泡瑪特旗下超人氣IP「Labubu」吸金力強,粉絲眾多,為時下最強潮玩IP。據悉,最新系列Labubu 3.0「前方高能」系列將於本周四(24日)10點在內地線上開售,周五(25日)線下發售,未正式推出已掀起炒風。據二手交易平台Carousell顯示,原價僅99元人民幣的Labubu 3.0,最多被炒高近15倍至1,500港元,展現出超強飢餓經濟的威力〉推動市場的狂熱程度。
Labubu本來是繪本作品《玩具森林》,當中有一個小男孩及一眾動物角色。到後來精靈故事中有的 Labubu、Zimomo、Tycoco 等,加起來有過百個角色。故事內容講述了他們一系列的日常小事,任何人都能產生共鳴,用色簡潔,本身已很親民。加上其精緻的五觀和嬌小的身形都增加其「可愛」度。
從心理學角度看,望著這些可愛的動畫或動物,有助刺激眼窩前額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的活動,對人們的情感和愉悅感起著重要作用。這解釋了為甚麼可愛的特徵如此迅速和全面地吸引得我們的注意力。 同時激發出人們與生俱來和動物形成情感聯繫的傾向,尤其是對可愛的動物,激發出同理心和同情心,跟觀眾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繫,更能吸引觀眾。
反映大家理想中的自己:不少上班族在小時候也幻想過自己是某某英雄人物、偉人,又或是某某小公主,有能力保護身邊的親朋。Labubu國王系列角色中展現的冒險精神、勇氣、無拘無束的性格,能夠保護朋友的英雄本領,鈎起不少人深藏內心的期望、意識,對角色產生了特殊的情感連結。
療癒效力:自2020年至今,在世界各地,疫情、經濟的不明朗令不少年輕人對未來產生了失望感。反映在消費傾向上,出現「療癒經濟」。有研究指,全球的「療癒經濟」每年以10%的速度在成長,估計年的市場規模達7萬億美元。而Labubu的故事及角色的性格,甚有療癒及正能量效果,有助其爆紅。
至於從市場競爭力來看,泡泡瑪特深知新一代年輕人注意力短的特點,頻繁推出外觀搶眼、變化多樣、能夠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的公仔。故此,Labubu正遵循三個關鍵標準:符合大眾審美、有標誌性的辨識度,以及具備延伸性。泡泡瑪特通過多變的盲盒公仔設計,讓不同背景的消費者都能找到共鳴。例如,Molly這一形象可以有多種身份和樣態,如「我的職業」、「我的小時候」、「女孩的一天系列」等,品牌採用「線上秒罄+線下排隊」組合拳,配合限時抽籤、隱藏款等機制,形成持續市場熱度。
在2025年,在港股市場上,谷子經濟股相信仍是資金關心的板塊及股票熱點,IP有價,大家在消費之餘,不妨關注相關公司發展,冷不妨發現了一隻千里馬,讓消費變成收入。
艾明資本董事總經理庾婉華(Avy Yu)
曾任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現時為專業投資者,金融財務學碩士,定期撰寫內地文章並每月錄得近百萬閱讀量。筆者並出任商業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至今,專長引入及深化投資者關係及企業融資策劃方案。投資涉及風險,本文內容為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