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旅的結合 │ 楊立門

在一些國家或地區(包括香港)的政府架構內,文化、體育和旅遊這三個元素經常被併在同一個政策範疇內,因為有質素的「文體」活動,往往是吸引遊客的熱點。在體育方面,香港已建立起一些品牌活動,如七人欖球賽、渣打馬拉松已成為國際盛事。文化方面,香港的幾個藝術展、藝術品拍賣活動和西九兩所新博物館等都有不少海外客源。但演藝方面一向比較弱,若演唱會算是流行文化的話,將來啟德體育園的大場館落成後應該可以有一番作為,但在正統表演藝術,如嚴肅的音樂、舞蹈和戲劇製作,一直不是香港的強項。

《我們的青春日誌》是香港目前唯一長壽音樂劇。

香港較有潛質大力發展的一種表演藝術,就是集舞蹈、音樂和戲劇於一身的歌舞劇,或音樂劇。它定位介乎流行和正統之間,樂曲同時有古典音樂的神髓和流行音樂的大眾感染力,所以能夠超越不同文化和年齡階層。正統歌劇或戲劇,哪怕是莎士比亞或莫扎特的作品,雖然流行了幾百年,但從來不是賣座保證,能收回成本已是萬幸了。緣起於紐約百老滙和倫敦West End的歌舞劇,則是長演長有,成功的話可以吸引幾代人的觀眾入場,五湖四海的遊客慕名而來。網上資料顯示,《歌聲魅影》在二○一二年已慶祝在全球演出一萬場,而到目前為止最賣座的《孤星淚》更不止此數。最近在電視再看Sound of Music電影,不知第幾次了,但那些樂曲還是令我陶醉,難怪這劇早前能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出了幾十場。

可以想像,這類演藝作品能為所在地的經濟創造多大的效益。香港在流行音樂和戲劇方面的底子也不薄,能跳能唱的演員也不少,但始終打造不出一部賣座兼長壽的音樂劇。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缺乏一個可以作長期演出的場館。多年前的《雪狼湖》由張學友壓陣,樂曲和製作都屬上佳,製作費不菲,要演出多場才有利可圖。劇社「演戲家族」廿多年前製作的《一屋寶貝》音樂劇雖叫好叫座,無奈又是檔期的問題不能成為長壽劇。由西九打造的《大狀王》先天條件較好,有戲曲中心這個「可控」的場館,可以不時重演,但相信在西九其他表演場館落成前,一樣不能由單一個節目獨佔。

香港目前唯一長壽音樂劇,就是剛慶祝演了五百多場的《我們的青春日誌》,水平雖不能與以上的劇作相比,但勝在富活力和娛樂性,而最重要的「長壽」因素,是有自己專屬的表演場地,哪怕座數少而偏遠。近期深圳的一齣舞劇《詠春》在海外大受歡迎的原因。香港若能用功夫主題打造如此一部製作,完全免卻語言隔閡,肯定受中外遊客歡迎,將會是文、體、旅結合的最佳示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