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樓不等於全新樓 | 李丹翔

我從不妥協,從地基蓋起才是全新樓!

香港的日本物業市場多年都充斥着二手樓以及翻新樓買賣,香港人一直視日本樓幾十萬就有交易,十年前我們首次把東京全新物業帶到香港銷售,懂得日本市場的投資者知道是寶,瞬間便被搶購。六年前我們成為開發商,我便決心要保護好日本物業市場,特別是讓人清楚投資日本物業,買新樓的重要性,希望香港人認清二手及翻新樓的問題,免招損失。可恨的是,隨着我們打開了新加坡的日本物業市場,這股渾水摸魚的歪風同時跟着吹到。

無論是行事或投資,新加坡人是「怕輸、怕死」,而香港人卻是「執輸行頭慘過敗家」,於是甚麼賣粥賣雞蛋仔能拿簽證長住日本,山旮旯當市中心賣,明明沒有租客卻扮有租客等陷阱,經常在香港上演,卻甚少在新加坡出現。新加坡人雖然精明,凡投資都講求數字,但是我們都要再一次提醒他們,套用新加坡政府警惕市民的一句說話—罪案雖小,仍須警惕!我要盡快出手讓新加坡人認清一件事,Newer look is NOT New!四五十年樓齡的樓,即使翻新了,都只是外表新,內裏依舊是頂着幾十年前的鐵骨,內部結構、管線、電力等仍然是舊的,新的外觀絕對不等於「全新」。更重要的是,翻新樓還有幾大隱憂,無論是新加坡人或香港人都必須注意:

不向買家透露隱藏成本—有些買家購買單位後才被通知要額外支付升級浴室和廚房的費用,許多「隱藏費用如物業稅、水電費,甚至管理費等通通沒有說明,因此實際收益遠低於預期。翻新建築低抗震力及沒有結構保固—日本的新建築都按七級以上的抗震等級建造,並由開發商提供十年結構保固,這是法律要求的。我們的物業甚至以SS 400的鋼鐵建造,以保障買家,但賣翻新樓的,除了平、平、平,能拿出甚麼保障呢?最近日本剛發出地震警報,我就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對於我們物業的防震力,非常有信心!

翻新建築欠缺地震保險保障—部分翻新樓是無法購買抗震保險,因為它們並未按照耐震標準建造,對投資者來說風險較高。一旦發生地震造成公共區域或建築結構受損,所有的業主都必須籌措額外資金進行修繕或重建。

翻新建築難以取得抵押貸款—日本全新物業通常最高可獲六至七成的貸款,但翻新樓則幾乎無法取得貸款,因為銀行不願意承造,尤其是超過三十年的物業。因為銀行擔心其結構的安全性、抗震性及物業的轉售價值。因此翻新樓的賣家通常會告訴你不需要做貸款,實際上是不符合銀行的要求,我想再說一次,物業能承造貸款是代表它有價值,是銀行說了算。

還有幾個關鍵問題,例如獨立民宿牌照與簡易宿泊所牌照的分別,賣家是否為日本持牌開發商,是否受到監管?誰提供租金保證,保證期限又是多久?公司實繳資本金及過往業績如何?作為投資者,你絕對要認識如何得到足夠的保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