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如舊? │ 楊立門

保安局長最近接受傳媒專訪,被問及去年獲批進行的遊行和集會數目(遊行二百七十個,集會七十一個)比黑暴運動前減少很多,是否代表集會遊行已不再是市民表達訴求的方法。局長說警方審批「不反對通知書」的門檻從來沒有因國安法而改變過,警方亦自二○二二年以來沒有否決過任何集會遊行。他解釋說遊行少了是因為市民多了渠道向政府反映意見,而且政府現在施政以目標為本,市民看見政府能回應訴求,便不用出來示威了。

近年遊行集會數字大幅下降。

我也做過政府人員,十分明白在一些政治敏感的課題上,回答傳媒提問的難處。一些外國的高官政客擅長所謂spinning,姑且稱之為「政治化妝術」,就是把一些消息的負面角度淡化、規避,或掩埋於其他消息中,手法多樣,不一而足。奈何國家安全是個不太好「化妝」的課題。國安法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所有的改變,香港人大部分已經明白和接受了,到現在還未接受的,恐怕無論政府說甚麼也不會接受。所以更可取的做法就是應直話直說,不用規避或美化。

就以局長的談話作為例子。我認為集會遊行少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國安法實施後,不少以前經常組織遊行集會的機構如職工盟和支聯會等,不是解散了便是不再組織這類活動。根據《南華早報》的調查,國安法實施後已有約五十多個社運組織解散了,這點政府大可直言不諱。市民表達意見的渠道是否比以前多了?究竟多了哪些,政府須舉些實例才有說服力。至於政府的施政已能回應市民的訴求,因而市民毋須示威集會的說法,若出自一位公眾形象不及局長正面的官員,則更有被指「愚民」的風險。

我看集會遊行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市民怕無意中惹上了官非。其實局長自己也說了,別以為集會遊行的原本意圖無涉國安便可,活動是可以被人騎劫的。這話當然沒錯,可惜他是為告誡市民,而不是為解釋集會減少的原因而說的。去年有團體遊行時要遵守多項要求,如派專人維持秩序以防被「騎劫」、佩戴掛牌和不能戴口罩等,有團體會覺得太費周章,划不來。兩條新的國安法例並不是通過了很久,案例不多,官民雙方都要適應,加上地緣政治凶險,執法當局偏向嚴格是可以理解的。一時未摸清底線的公民社會在這個時期趨向低調也很自然。

綜合以上的觀察,國家安全的維護,對官對民都有了新要求,放諸四海都合情合理。所以政府無須堅持說審批「不反對通知書」的門檻從來沒變,而是的確變了,目的是更好地保障香港社會的安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