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香港精神的巴黎奧運|曾安業

「劍神」張家朗的金句:「細小地方也可做大事!」香港運動員在巴黎奧運大放異彩,香港市民在過去一個多星期經歷了多個興奮莫名的晚上:「世一」江旻憓重劍摘金、張家朗歷史性衞冕花劍冠軍、何詩蓓在女子一百米和二百米自由游勇奪雙銅牌、黃鎮廷及杜凱琹在乒乓混雙殺入四強⋯⋯他們的努力和汗水為香港體壇灌溉出驕人的花朵,同時亦為東方之珠抹上多一層耀目的光華。一個僅二千七百五十五平方公里的小城,竟在一場奧運會中產生兩名金牌和一名雙銅牌得主,這是香港的另一個奇迹。

翻查紀錄,自一九九六年「風之后」李麗珊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為香港贏得史上首面奧運金牌後,香港第二枚奧運金牌直到二○二○東京奧運會(因疫情現至二○二一年舉行)才誕生,中間相隔了二十五年。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香港運動員沒有灰心和氣餒,一直堅持夢想,刻苦鍛煉,終於在四分一世紀後贏得努力的回報,而且在今次巴黎奧運再下一城,為港爭光。

香港至今共有十三面奧運獎牌(以本文截稿日計),包括四金、三銀、六銅,其中九面是自上屆開始贏得,反映香港體壇進入豐收期。這是長期努力堅持的成果。香港運動員在奧運賽道上堅定不屈、刻苦拼搏的奮鬥史,就是香港獅子山精神的最生動寫照。 

事實上,張家朗和江旻憓能夠走到這一步,用手中之劍摘下國際體壇最高殿堂的桂冠,憑的就是一份不屈不撓、永不言敗的鬥志。兩位「劍后」、「劍神」同樣曾受腳部嚴重傷患困擾,同樣堅持沒有放棄夢想;同樣在決賽中一度落後,同樣沉着應戰,咬緊牙關一步步把落後的分數追回來,最後在「決一劍」中反勝。

就算家世顯赫的何詩蓓,也是十年如一日地進行地獄式訓練,每朝五點起床練水,冬天水溫只有十度下頭髮結霜照樣練習。 

還有其他有份出戰的運動員,全部都表現出色,縱然無緣於獎牌,但許多都做出了自己的最好成績,甚至在有些項目上創出香港最佳紀錄。他們在賽場上拼搏求勝、揮灑汗水的身影,正是幾代香港人默默耕耘、發奮圖強的縮影,正如江旻憓的那句:「我要打出永不放棄的香港精神,為香港而打!」 

最後,值得一讚的是場外無私付出的義工們,他們雖然不在傳媒鎂光燈下,卻是奧運得以成功舉行的貢獻者。例如本港就有六名女學生,通過行知傳新研究院青連線計劃,千里迢迢到巴黎「中國之家」擔任義工,協助迎接來賓參觀奧運展覽,同時推廣中國體育運動文化,就算要幹粗活「擔擔抬抬」亦不計較,充份體現不怕付出、敢闖願捱的香港精神。 

祝願國家隊和港隊運動員在餘下比賽項目繼續有良好發揮,續創佳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