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五周年,又多一張亮麗成績表,耗時七年籌備、七年建造的國家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於上月底通車,標誌着灣區城市互聯互通取得了實質性的跨越式進展。
當年港珠澳大橋落成,由無變有,「由零變一」,今日深中通道同樣意義非凡,「以一創十」——一座橋創下了十項世界之最紀錄:包括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懸索橋、世界最高橋面、世界最大海中錨碇、世界最長和最闊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世界首條高速公路水下樞紐互通立交等。
這項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工程,是當前世界上綜合建設難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之一,今年四月榮獲國際橋樑大會頒發被譽為橋樑界諾貝爾獎的「喬治.理查森獎」,可謂實至名歸。
造橋技術素來是綜合國力的反映。自中國「橋樑之父」茅以升在抗日戰爭冒着炮火成功建成中國史上第一座自主建造鋼鐵橋——錢塘江大橋,過去近百年,中國的造橋技術不斷飛越,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締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基建奇迹。深中通道的開通,讓我們有機會再次俯瞰歷史的長河,看到這幅中華民族正一步步走向偉大復興的大圖畫。
另一幅大風景就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深中通道的啟用令往來深圳和中山的車程由過往兩小時大幅縮短至三十分鐘,等同進一步貫通了珠江東西兩岸「深莞惠」和「珠中江」兩大城市群,就像打通了大灣區內的任督二脈,人流、物流和資金流更通暢,一小時經濟圈更緊密,經濟發展潛力倍增。
一直以來大灣區內的粵西城市有點受困於交通不發達,牽制了經濟發展,如今有了深中通道「引路」,粵東城市尤其深圳方面的創科業和製造業料將逐步外溢至粵西,帶動粵西,令大灣區經濟朝更均衡、更健康、更蓬勃的道路出發,意義重大。
香港也可搭「順風車」,有利營商環境。例如香港往粵西的貨運便有機會大大降低成本(深中通道收費比現時港珠澳大橋低),而所需時間則減少,從而提高競爭力。此外,粵西城市的勞工和土地費用低於粵東,亦為港商提供多一個拓展版圖的舞台。
旅遊業方面,隨着粵東和粵西之間路程大幅縮短,會否因而帶動更多內地遊客訪港,甚或催生更多以香港和粵西城市「一程多站」式的旅遊套餐,以吸引國際遊客,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當然,大灣區格局變了,香港也要隨勢而謀,不能大安旨意。有商界朋友提到,粵東與粵西城市因深中通道而變得更緊密,香港不想被「邊緣化」,就要加快和加強與大灣區其他兄弟城市的經濟合作,特別是與深圳攜手發展創科,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