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用桃花源比喻香港,立刻受到不少人,尤其是移英香港學者的批評,他們話特首拋錯書包,唔知道桃花源是鬼域,漁夫誤入鬼域,與白骨生活了一段時間,特首將香港比喻桃花源,即是話香港是鬼域。
如果我是移英學者,一定唔會質疑特首,無可否認,特首是拋錯書包,但如果質疑特首,挖得太深,最後原來是對移英港人不利,因為他們發覺,原來英國才是桃花源。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唔做官返鄉下耕田,這是個人自由,不能夠說是對抑或錯,亦多謝陶淵明先生唔做官,否則就唔會有《歸去來兮辭》、《歸田園居》,至於《桃花源記》,是寫在辭官之前,嚴格來說是一個行程表,陶淵明是打算離開官場,去一個冇人知的地方隱居,甚至連名都改埋,將淵明改為潛,變成陶潛,字元亮,而陶潛的意思是潛逃,字面意思,唔使再解釋。
陶淵明《歸去來兮》之後,寫了《歸田園居》、《五柳先生傳》,好似今日移英港人,賣了香港層樓去英國生活,優哉游哉,生日十分寫意,於是專心做人,共有五子一女,但總有一日會用晒積蓄,當陶淵明寫《五柳先生傳》時,生活已經十分潦到,連飲酒都冇錢,要靠親戚朋友請他飲酒。不過,陶淵明亦很有分寸,既醉而退,咁樣就唔會得罪人,長飲長有,唔會有人喜歡請醉酒佬飲酒。
陶淵明有五子一女,但五子無一成材,令陶淵明晚年竟然要行乞,不過,一般來說,都唔會講及陶淵明晚年。有人唔明白,以陶淵明文學修養,點解可以五子無一成材,如果當中有一兩個兒子去做官,陶淵明晚年就不用去行乞。其實,陶淵明自己是一個榜樣,他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又點可以要求兒子去做官?所以,陶淵明晚年乞食是由他自己造成,不能怪兒子。
不少移英港人放棄了在香港的高薪厚職,移民去英國歸田園居,並且認為英國好似一個桃花源,生活得優哉游哉,但是他們唔知道,在英國優哉游哉的生活費用,是在香港辛勞所得,由於政見不同,他們不再為五斗米而折腰,於是移民去英國。但是他們唔知道,子女亦會以他們為榜樣,唔會為提高生活水平而奮鬥,移民的子女將會有一段時間生活在基層水平,做父母的亦不會怪他們,畢竟生活在桃花源,在英國最低下的一群都會比香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