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化的虛擬資產│湯文亮

雖然中國禁止虛擬貨幣,但仍然受到虛擬資產所累,而且整體損失是非常龐大,受害者上至國家,下至平民百姓,而最大件事就是那些虛擬資產早已實體化,國家以為是支持興建而市民又以為買了一件實體,但最後發覺原來是虛擬資產,真係防不勝防。

大家千祈唔好以為我講新的投資品種,我只是講返地產老本行,所謂實體化的虛擬資產其實是爛尾樓,買到爛尾樓的人最初是絕對想不到所買的樓宇會爛尾,發展那些爛尾樓盤的內房是非常有實力,而老闆更加是在富豪榜中名列前茅,起樓又不是甚麼大工程,在指定時間將樓宇建成,便可以收到全數樓款,睇唔到有乜嘢理由可以變成爛尾樓。反之有咁強大保證,那些樓盤雖然未建成,其實已經是實體化,甚至可以自由轉讓,究竟是甚麼原因令到那些物業變成實體化的虛擬資產?

有人話,最大理由是那些內房不務正業,又搞波,又搞電動汽車,最後冇錢起樓,其實,如果他們按時間表建樓,那些消費只是小菜一碟,不過,內房老闆發覺,即使如期建成樓宇,回籠資金亦不足付建築費以及各項稅金,倒不如將樓宇爛尾,損失可能比將樓宇建成還要少,已經買了那些爛尾樓的人仲唔知頭唔知路,每月依期供款,唔知道所供的是一個實體化虛擬資產。

有人質疑,只要將樓宇建成,就可以收取全數樓款,點解唔起樓,答案是新樓銷售其實不大理想,在三四線城市新樓盤,可能只能賣出一至兩成單位,起完樓收埋尾數都唔夠找建築費,不如不建,任由那些新樓變虛擬單位,一二線城市的銷售反而過得去,就算新樓爛尾,但問題是仍然可以解決。所以,虛擬單位大多數集中在三四線城市,但點解三四線城市的新樓冇人買?

我認為是因為國家人口減少,國家現在有十四億人,平均壽命為八十歲,即是每年有千六萬人死亡,而現在出生人口每年只得一千萬,代表每年減少六百萬人,大城市人口減少,三四線城市是會向大城市補充,換句話說,大城市的人口沒有減少,但三四線城市人口就急劇下降,根本沒有足夠購買力買內房的大型新樓盤,結果那些新樓單位變成實體化的虛擬資產,千祈唔好以為將新樓盤建成,假以時日就可以賣晒所有單位,老實說,人口不斷減少,就算假以時日,不但唔會賣晒所有單位,甚至越住越少人,就算是業主都唔敢住,甚至整個樓盤都冇人住,慢慢將實體單位虛擬化。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