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通關後,北上消費已成港人常態,除咗吃喝玩樂、按摩買餸之外,更擴展至北上求醫,其中對專科診療尤其殷切,不乏銀髮大軍北移就診。為應對跨境醫療需求,政府近月宣布將醫療券嘅適用範圍擴至大灣區,以七間醫療機構作為試點,最快今年第三季起落實,約有一百
七十萬名香港長者受惠;另計劃於年內配合「醫健通」數據北上,便利跨境就醫。
希瑪自二○一三年起已北上搶灘,成立內地首間全港資眼科醫院,其後一直主力發展大灣區和深圳市場。
事實上,不論香港抑或內地,同樣面臨一個「老」問題。政府統計處最新數據顯示,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佔全港人口逾兩成,預計到二○四六年將擴大至三成六;而國家衞健委亦推算,二○三五年內地老年人口將突破四億,佔總人口超過三成。人口老化趨勢持續,對醫健需求勢將有增無減,其中眼疾、牙患為常見長者問題。
有見及此,今次試點計劃首次納入牙科專業醫療機構,當中希瑪眼科(3309)搶佔頭啖湯,旗下深圳愛康健口腔醫院獲選為試點之一,並為計劃下唯一牙科醫院。口腔醫院地點鄰近羅湖口岸,方便長者過關睇牙,同時可填補本地牙醫供應缺口。
順應政策商機,近月希瑪再下一城,聯同羅湖區政府共同打造深圳首間「港式口岸醫院」,落户羅湖車站上蓋,共設七層,計劃以二級醫院為目標,預計今年七月分階段投入服務,將提供內外科、眼科、磁力共振和急症服務等。連同深圳愛康健醫院,總面積近兩萬平方米,兩者可發揮協同效應。集團主席林順潮(Dennis)早前透露,醫院診療費平均僅為香港私院一半,有望分流部分基層患者至深圳,以減輕香港公營醫療系統負擔。
希瑪自二○一三年起已北上搶灘,成立內地首間全港資眼科醫院,其後一直主力發展大灣區和深圳市場。公司旗下近七十間醫療機構之中,有近一半位於內地,其中五個醫院項目坐落大灣區,遍布深圳、廣州、珠海、惠州和佛山,可謂灣區先行者。
受惠中港全面通關,集團上年成功扭虧為盈,截至去年十二月底止,全年純利約六千二百萬元(港元,下同);總收益則按年增逾一成一至十九點二億元,其中核心醫療服務收益更升近三成三至十九億元,創歷史新高。綜觀中港兩地收入表現,各佔總營業額約一半。
近年集團內地業務陸續步入收成期,如北京眼科醫院成立約五年,上年收益已破百萬,按年急升六成七;而深圳和上海業務收益均錄得雙位數升幅。除咗眼科同牙科兩大核心範疇,希瑪近年朝向多元發展,包括收購明達眼鏡鏡片子公司五成五股權,涉足內地鏡片市場;另投資成立希華生物,專注投資創新生物醫藥項目等,向綜合醫療生態圈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