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情有公價,封利是都有。星島同頭條早前做咗一項關於利是嘅網上調查,八千名受訪者中,近六成預算以三千蚊或以下作為利是開支。派幾大封則親疏有別,最多人封紅衫魚畀仔女;親戚就派五十元;而同事則封廿蚊利是。另外,每逢農曆新年大家都會對樓下管理員表示心意,調查顯示一般都會派廿蚊。
陸叔祝讀者龍年福氣滿屋、龍馬精神。
封利是疏爽定手緊,或能反映社會經濟狀況。呢項調查問到公司年尾有否派發花紅及雙糧,逾六成受訪者表示無,獲派雙糧者不足兩成。事實上,自去年初本港疫情趨緩,各行各業憧憬復常,可惜經濟復甦力度未如預期,上年香港全年GDP低於市場預期,營商環境前景未明之下,公司出手難免審慎。
我覺得派利是豐儉由人,不論青蟹定紅衫魚,甚或電子利是,都代表一份心意同祝福。諗返細個時𢭃嘅利是一般都係一蚊、兩蚊,當時收利是真係好開心,但唔好以為我係想攞利是錢去使,其實當時家貧,每逢過年見到媽媽為買應節用品和封利是,真係左度右度,樣樣都掹掹緊。於是我𢭃到利是都會自動自覺交畀媽媽,而佢就會用我哋啲利是錢「循環再封」,咁至過到個年關。
唔知係咪細個見到媽媽要精打細算,我好早已經當收到嘅利是係收入,而且仲會即刻用手「甩」下封利是,睇下對方係畀一蚊、兩蚊,定係極罕有嘅大手筆紙幣(五蚊、十蚊),抑或係薄薄嘅一毫、兩毫,然後向媽媽暗示,等佢派出「相應」嘅利是。假如對方仔女多,媽媽仲會按人數計算應該派幾多。喺呢個策略之下,我同媽媽每年嘅利是收支不單平衡,仲通常有淨回報。
到我中學入讀英皇書院,學校落啲就係海味街,我放學會等埋媽媽一齊落去,嗰度有啲親戚開舖,媽媽可以用較平價錢買少少海味過節。可能有人會覺得,既然屋企環境唔好,不如留家唔消費,點解仲要過節同拜年?呢點除咗因為潮州人好注重親情,過年點都要聚下,亦反映當時大家對過年非常重視,點困難都要好好度歲。
我七○年入大學之後幫人補習,每個月都搵到成千蚊,開始畀家用媽媽,過年無咁手緊就可以自己keep住利是錢。到七七年畢業四年後,我一升上Officer就結婚,第一年派利是都好肉痛,雖然當時公價都係兩蚊、五蚊、十蚊,但總覺得自己本來「贏」開變「輸」。後來諗返我自己收利是時嘅快樂,咁派畀人即係令人開心,轉個心境又變得樂在其中。
有仔女之後佢哋𢭃到利是,雖然我唔會要佢哋上繳,但都幫佢哋開銀行戶口,將利是錢放入去儲起,自細養成儲蓄習慣。咁多年總結我並無從利是中「獲利」,但有關嘅回憶都係甜嘅,所謂千金難買少年窮,呢段經歷令我更珍惜所有,遇到困難亦更加能夠積極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