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再出發︱陳永陸

我近排飛咗幾個地方,程程機都近乎爆滿,機場人流好似返返去疫情前嘅陣勢。而據旅發局統計,十月初步訪港旅客約三百五十萬人次,其中東南亞市場復甦強勁,來自菲律賓和泰國嘅旅客量均已恢復至疫情前九成;另預計冬日節慶帶動下,全年旅客量可達三千萬人次。

為打破勞工樽頸,政府早前為航空業開綠燈,批出約二千八百個外勞配額,最快可於聖誕新年旺季投入服務。

旅遊業向來係本港經濟支柱之一,海外旅客重臨,除咗有助帶動零售餐飲業,因疫情冰封三年嘅航空、酒店業亦得以解凍。回顧各地封城鎖國嘅日子,訪港旅客幾乎絕跡,航空業自然係重災區,其中本港龍頭國泰航空(0293)一度深陷財困,需政府注資近三百億港元以捱過寒冬。

隨各國出入境陸續復常,近日國泰報喜,十月載客量按年飆三點二倍,超過一百六十八萬人次;管理層更預計今年全年將實現綜合溢利,時隔四年終有望轉虧為盈。而為提高航班運力,更先後提出加薪同招募計劃,今明兩年將增兵九千人,以把握回彈商機。香港航空亦於上月報捷,今年首三季乘客數量按年飆升超過三十八倍;航班班次則增長逾八倍,預料今年年底前航班可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另計劃明年底前將機隊擴充三成,務求倍增載客量。

對比航空業,酒店業於疫情間雖然同樣面對旅客流失,但staycation和檢疫房間需求帶動下,抗「疫」力相對高。不過,本地陸續有酒店落成,據貿發局數字,從二○二○年至今年十一月有超過二十間新酒店開幕;仲量聯行一份報告估計,今年香港酒店投資將增長兩成四至十億美元,業界競爭將更激烈。

疫後商務往來同旅遊恢復之下,本港今年首三季酒店入住率升至八成一,帶動酒店營運商業績轉好。以華懋、新地(0016)、信和(0083)等老牌發展商為例,旗下酒店分部收入均錄按年升幅;至於高檔酒店方面,如半島酒店母企大酒店(0045)和香格里拉(亞洲)(0069)上半年入住率亦漸回升至約四成和六成五。

不過無論航空抑或酒店業,經營復甦始終受制於人手荒問題,導致航班和客房供應量仍受限制。香港酒店業主聯會有調查顯示,全港酒店業現時欠缺約九千多名員工;而機管局預計明年底航空業人手需求會由現時五點三萬升至六點九萬人,到時人手缺口達一點六萬人。有客自遠方來,會晤會招呼唔切?

為打破勞工樽頸,政府早前為航空業開綠燈,批出約二千八百個外勞配額,最快可於聖誕新年旺季投入服務。至於酒店業,除咗輸入新血之外,近年積極轉向智能化,如大堂設置智能化自助入住登記,簡化入住同退房手續;透過機械人進行清潔消毒,以減輕前線工作量等。期望人力加人工智能,助力本地旅遊業再展光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