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跌至警戒線 先談節流再開源

政府日前公布,在本財政年度頭六個月錄得一千七百多億元赤字,截至九月底的財政儲備跌至只得六千五百多億元,與二○一九年黑暴與疫情爆發前的高峰期比較,短短四年便大減了一半。若計及政府在近年發行的多批通脹債券、綠色債券和銀髮債券,實質儲備數目就更少,引起社會各界以至部分海外媒體關注。

特區財政近年由盈轉虧,表面是受到世紀新冠疫情、中美貿易磨擦、內地經濟放緩,以及樓市及股市下滑等短中期的負面因素影響,導致多項主要政府收入減少,尤其是賣地和印花稅收入銳減。但更為深層次的原因,是政府開支在回歸後增長過快,尤其是教育、醫療和福利三大經常性開支。

香港特區政府必須再加大力度控制和節省開支,然後才考慮應否及如何開源。

換了在回歸初期,六千五百多億元的財政儲備,已足夠支持約兩年多的政府開支,屬於非常穩健的水平。但經過最近幾屆政府大增各類教育、醫療、房屋及社會福利,例如長者生活津貼、長者醫療券、交通費補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向輪候公屋人士發放現金資助等等,六千五百多億元現已變成連九個月的使費都不夠找數,低於過往多位財政司司長曾訂下的最低儲備警戒線。

雪上加霜的是,香港未來還面對着兩項對公共財政構成重大影響的挑戰。其一是日益嚴重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長者人數增多,不單公共醫療及社會福利開支會增加,更大問題是整體勞動力和納稅人口減少,甚或導致消費市場萎縮,對經濟發展和庫房收入造成雙重打擊。日本當年出現的通縮惡性循環,除了因為泡沫經濟爆破,人口老化也是主要原因。香港的人均壽命早已超越日本,令人憂慮遲早會面對同樣的經濟困境。

第二項挑戰是龐大的基建項目開支。隨着《香港國安法》及完善選舉制度有效落實,立法會拉布絕跡,大量有利經濟發展及社會民生的工程撥款得以順利通過。再加上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和「三鐵三路」等基建項目,對中長期的政府財政構成一定壓力。

今年《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架構」,建議透過借貸及其他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展有關計劃,方向完全正確。但正如政府的宣傳口號指出,「借錢梗要還」、「還得到,至好借」,港府必須審慎理財及預防超支,避免像美國政府般變成負債纍纍,被逼不斷加印銀紙填氹,或是像英國政府般因債台高築而引發金融危機,被逼將興建中的部分高鐵路段腰斬。

有人提議政府研究擴闊稅基以增加收入來源,但其實《基本法》早已訂明,特區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和避免赤字。政府已連續兩年維持公務員編制零增長,並在今明兩年將各部門的經常性開支每年各減百分之一,但不少社會人士都認為有關節流幅度仍未足夠,覺得公務員隊伍仍有相當多的冗員。當局必須再加大力度控制和節省開支,然後才考慮應否及如何開源。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