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晚霞|燒天落日頻現引網民追拍 天文台解畫「紅霞預示好天氣?」
更新時間:17:27 2024-07-26
發佈時間:17:27 2024-07-26

近日市民抬頭,總能看到「燒天落日」的美景。香港天文台昨日(7月25日)下午,以「漫天晚霞」為題,在其facebook帳戶上載網民的震撼燒天美拍,東至將軍澳、西貢蚺蛇尖、馬鞍山烏溪沙;西至青衣、東涌、流浮山;中有尖沙咀與鑽石山,張張史詩式大片格局,整座城市猶如陷於一片絕美的閃閃金光中。

美瘋了的燒天落日如打瀉辣椒油,湧動紅霞中的獅子山氣魄更壯。看得如癡如醉的網民紛紛在評論中上載自家美拍,長洲、大埔、屯門、北區、鰂魚涌的天空都絢麗繽紛,有人讚歎「真係少見奇景,好靚」。

天文台在帖文中解釋了晚霞又紅又橙的原因,以及拆解「紅霞是不是天氣轉好或轉差的指標」之謎。天文台指,在日出日落時分,陽光以較低角度照射地面,光線要穿過較厚的大氣層,當中波長較短的青、藍和紫光會被大氣散射,餘下較多的是紅、橙和黃光,所以日出及黃昏時,太陽都會是橙紅色。

有指黃昏見到晚霞,之後天氣就會轉晴,但天文台表示這種說法在中緯度地方才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因為該處天氣系統通常都是自西向東移動,但位處低緯度的香港,天氣系統有時是自東向西行,因此很難單憑燒天落日預示天氣變化。

天文台曾於2022年在官網以「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為題,解釋為何「日出日落時的天邊,偶爾會出現五彩繽紛的霞」﹕

不過,天文台亦強調,在現實生活中,霞與天氣的關係是頗複雜的,例如有時雨後暫晴時就會出現晚霞。而在低緯度地方(例如香港),天氣系統可能會自東至西移動(包括颱風),而不是由西至東移,故需結合其他氣象要素進行綜合分析,才有助於更準確地預報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