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辣 To be or not to be

我本來唔想寫這篇文章,但恐怕唔寫,政府在假期之後撤辣,再寫就沒有意思。在文章開始之前,為了令海外讀者了解甚麼是辣招,要不厭其煩再講一次,事緣在十幾年前,香港樓價急升,政府沒有檢討樓價急升原因,在未對樓市有充分了解之下推出SSD賣家印花稅,任何人買入一個住宅單位要持有三年,才可以免付特別印花稅。

這招不是對症下藥,政府認為樓價上升是炒家所為,並非供應不足,所以要買家持貨三年,結果是更少住宅單位在市場出售,樓價自然不跌反升,政府唯有繼續出招,而香港人統稱政府壓抑樓市的特別印花稅為辣招,現在大家所講的是政府幾時撤辣。

第二招是BSD買家印花稅,當時香港人買第二個單位要付雙倍印花稅,令到打算買第二個單位的買家,一窩蜂買那些印花稅比較低的住宅單位,令到細價樓樓價急升,政府打算幫基層市民反而害了他們。與此同時,有人話樓價上升是因為內地人入市有關,於是政府要求非香港人或者用有限公司買樓的人要付百分之三十特別印花稅。但這招有一個大漏洞,就是如果買樓的人要付百分之三十印花稅,就唔會用個人名義買,轉移用有限公司名義,以後買買賣賣就用股權轉讓形式,政府不但收唔到百分之三十印花稅,連正常的百分之四點二五都收唔到,只收到大約樓價零點一巴仙的公司股權轉讓印花稅。雖然近日辣招稅收少了很多,但政府都唔敢話少了內地人在香港買樓,官員們心知肚明,一樣有很多內地人在香港買樓,不過他們以公司股權轉讓形式,買咗樓政府都唔知。

現在辣招印花稅的功效很微,但政府仍然唔敢撤辣,甚至連在甚麼情況下撤辣都唔敢講。不過,政府可以避得一時,唔可以避一世,今日唔撤並不代表永遠唔撤,只要成交量下跌至極低水平,唔到政府唔撤辣,話都冇咁蹺,上一個星期,十大屋苑成交量只得一宗,咁嘅情況,政府不得不考慮撤辣。

以往每當有人提及政府應該要撤辣時,必定會有人話要考慮還未買樓的人,尤其是當日出招的政府官員,只要有人講,現在的政府官員就唔敢提撤辣。所以,在過往幾年,每次有人提撤辣都不了了之,但今次唔同,即使當日出招的官員,都話要審時度勢,有必要時是可以撤辣,所以有人話撤辣To be or not to be ,答案應該是To be。

就算政府現在撤辣,都要撤得其所,大家都知道,香港財爺是會計師出身,如果用點存貨FIFO先入先出守則,首先撤SSD,會造成大量買入未夠三年的住宅單位充斥市場,在購買力未被釋放下,樓價一定會大跌。所以,政府要撤辣必定要全撤,包括SSD和BSD等,令貨源與購買力一起增加,才可以反映樓市實況。如果只撤BSD不如唔撤,現在最擔心的是有需要但仍未買樓的人,知道如果政府撤辣,他們便錯過了買樓最佳時機。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