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通發展路綫圖

中港兩地通關後,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加上近期人民幣匯率下降,到深圳消費變相更抵玩。據入境處數字顯示,單計今年七月暑假旺季,港人北上人次已超過五百八十萬,日均近十九萬人次,每逢周末都有大批港人塞爆口岸。有見於關口嘅交通需求持續擴大,載通國際(62)旗下九巴增設假日路綫,往返屯門站和香園圍口岸,以應對過境人流。

載通財務總監梁祖德(Joseph)指口岸服務巴士載客量已超出疫情前水平,而為進一步把握大灣區機遇,九巴將同深圳巴士集團加強合作,如計劃將深圳巴士覆蓋點引入九巴手機應用程式,將App上所提供嘅路綫資訊擴大到深圳;另推動跨境支付,日後巿民或可無縫轉乘九巴和深圳巴士,更加方便港人出行。

疫情後社會民生逐步復常,集團業績亦隨之反彈,轉虧爲盈。根據最新中期業績,截至今年六月底止,收入按年升近三成至三十八億元(港元,下同);期内錄得盈利一點三四億元,按年增兩成五。政府放寬防疫措施,帶動巴士載客量持續回升,其中專營巴士業務車費收入升幅顯著,達三十四點九億元,按年升兩成八。另外,九巴同龍運自今年六月起獲批加價,而龍運亦獲續批十年巴士專營權,料有利集團專營業務重拾升軌。今次派息亦見慷概,派中期股息每股三毫,回復至二○一九年中期息水平,反映管理層對前景樂觀。

講到營運策略,本港鐵路不斷擴張,尤其東鐵綫過海後,對巴士構成一定競爭壓力。

不過比起鐵路,巴士開拓新路綫相對靈活,基本上有車、有司機便可成事。港府正積極規劃北部都會區,Joseph亦留意到當區出行人次日益增加,故載通陸續將九巴資源調配至新界北,務求隨行就市,加上呢啲綫大多屬長途路綫,車資收入比市區巴士高。同時新綫成爲區内交通先鋒,有助儲客和令居民習慣乘搭。

九巴作為全港最大專營巴士營辦商,近年積極利用科技推動智慧出行。巴士乘客現時都習慣用九巴App睇到站時間,但遇上巴士滿載上唔到車仍難免失預算。近日九巴就同SmarTone合作,借助5G及人工智能技術,試行於應用程式顯示全車車廂載客量,系統內部測試準繩度達九成以上。另加入上層尚餘座位數目,供候車乘客參考,相信喺繁忙時段更能發揮作用。

近年載通進軍地產板塊,上半年投資物業租金總收入按年大增五成二。其中同新地(16)合作嘅大型綜合商業項目「The Millennity」為重頭戲,項目位於觀塘巧明街,目前已獲多間國際品牌及跨國企業預租,五十萬平方呎基座商場預計明年上半年正式開幕,可望為載通大幅增加物業收益比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