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名五十肩、凝肩,好發於中年人士,女性多見,是肩關節囊及其周圍組織發生慢性炎症和纖維化,主要表現為肩關節逐漸出現疼痛,外展、外旋活動受限,活動範圍慢慢變小,嚴重者關節黏連,影響正常生活。真正引發肩周炎的病因目前不詳,一般認為與肩部受涼、過度疲累、慢性勞損有關。
肩周炎分為疼痛期、僵硬期和緩解期。疼痛期表現為持續性疼痛,呈鈍痛或刀割樣疼痛,夜間疼痛加劇,或放射至頸部、肘部。僵硬期表現為疼痛減輕但僵硬感加劇,活動受限加重。緩解期表現為疼痛減輕,肩關節活動度逐漸恢復。
中醫治療肩周炎分為三個關鍵,分別是「通」、「鬆」、「養」。「通」即行氣活血,通絡止痛。中醫一般透過溫針灸、拔罐、中藥熏蒸等,針對性處理。溫針灸尤其合適處理寒濕型或者僵硬期的肩周炎。艾條燃燒時,其熱力透過針體直接深入到病灶,有效驅散深層寒濕邪氣;而針刺穴位,如選用肩 穴、肩貞穴、肩 穴、阿是穴等,能刺激局部經絡,鬆解肌肉,活血止痛。拔罐則是利用負壓吸附於體表,增加皮膚表面溫度,起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的療效。中藥熏蒸選用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散邪的藥物,藥物煎煮後其有效成分能被皮膚充分吸收,促進肩關節的局部血液循環。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