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蘿蔔夏吃薑(一) | 黎紫瑩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這句話是提醒人們要根據季節的變換選擇適宜的食材,但很多人因為片面的理解和機械的套用,使得這句話的用意漸漸背離。錯誤判斷體質,錯誤時令使用,會造成腹脹、腹瀉等健康危機。

誤區一:忽視時令差異,混淆生食與熟用。這裏的「薑」是指生薑,其辛溫發散,夏季食用能溫胃散寒、助陽升發,幫助緩解因貪涼導致的脾胃虛寒、食慾不振。而乾薑並非普通生薑曬乾,是由專門培育或挑選的薑品種經炮製而成,性味大熱,主要用於裏寒重症,如脘腹冷痛、四肢厥冷等,日常保健誤用反而容易上火。蘿蔔也有生、熟用之分,生吃能清熱化痰,適用於肺熱咳嗽;熟蘿蔔健脾消食,適於冬令進補。所以夏季養生當用薑,薑燥所以須遵醫囑;冬日蘿蔔按需選用生熟搭配,才真正起到食療作用。

誤區二:蘿蔔生薑不限量,吃多了反而失平衡。認為吃蘿蔔、生薑多多益善,甚至每天吃很多也是常見的誤區。中醫認為,蘿蔔下氣消穀,食之多而耗氣;生薑驅寒,多食生火。白蘿蔔,味辛甘,性涼,過量食用蘿蔔易傷脾胃陽氣,引起腹脹、腹瀉。生薑性溫,過量食用易火化熱,耗傷陰津,致使陽氣亢盛而化火邪,表現為口乾舌燥、咽喉腫痛、便秘等症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