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學生的精神病問題 | 陳以誠

教育局統計2023/2024學年有2,090名中學生患精神病,較5年前多1倍半,小學生亦有420名患者,增近1倍。局方料實際數字更多。

衞生署剛公布去年94.3%學生感覺家庭生活愉快/極愉快,92.4%學校生活愉快/極愉快。那為甚麼學生自殺身亡?25.7萬小學生及17.3萬中學生裏竟有2.2%計劃自殺(未有行動),1%已試圖自殺!

2020-2024年期間共錄到131宗學生自殺身亡個案,(2020年21宗,2021及2022年均為25宗,2023年32宗,2024年28宗。)中學生佔92%,小學生8%。

這令人萬分痛心,亦十分擔心香港新一代的精神健康。

局方沒有收集大學生懷疑自殺身亡個案的資料,但肯定大學生抑鬱及有情緒問題的也不少。學業及人際問題(包括;教育制度、學校政策、功課太多、考試壓力、出路危機、朋輩關係、排擠欺凌等)令挫敗感、無力感及絕望感增加。這些因素,令不少學生有很大壓力及情緒危機,以致自殺個案在開學及考試期間特別高。

請不要忽略家庭因素,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親子關係直接左右孩子的情緒。我的病人有被溺愛的,或被過度期望。習慣了負面情緒和人生觀的家長,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家庭是孩子的最強後盾,孩子在外受了委屈壓力,都希望在家找到安全感、愛和支持。

筆者兩本拙作正是以此為主題:《醫家偵探》及《醫家偵探之擊退病毒》,醫生幫助大家,像偵探般查探尋找病原,以致預防疾病及對症下藥。很多疾病和行為問題與家庭有莫大關係,忽略家庭因素便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以致失諸交臂。要幫孩子建立健康新生,便要有醫家偵探的精神,找出病因。

請大家努力學習,改造自己,增加正能量,造就陽光新一代。

教育局提出4R:

•Rest休息足夠;

•Relaxation放鬆,面對壓力能有空間;

•Resilience抗逆能力,需要家長老師培養;

•Relationship改善朋輩關係。

筆者去年兩篇文章已有討論。

本醫家偵探希望更有效使孩子抗逆成功,現再加上三R:•Recognition認同,肯定。不要習慣批評責罵孩子。當然不需濫讚,但更不應濫罵,令孩子失去自信心。

•Rewards獎勵,不要等100分才獎,也不要強調錢或功利主義的獎,更多要有欣賞大自然及親子活動的獎賞。

•Reach-out鼓勵孩子主動找幫助,師長父母要注意警號,主動接觸有需要的孩子。關心危險邊緣的兒童青少年,即舉了紅旗(Red Flag)的孩子,可幫他們死裏逃生。

正如筆者年前一首在《兒歌金曲》的上榜歌〈為我加油〉當中的歌詞(在YouTube 可找到):

「熱愛生命

陽光心中照,

潛力發射信心驅黑夜,

同途共享生命,

共勝患難,豁達堅定,

弱小心聲慶幸你聆聽,

為我加油,

勝萬難凱歌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