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鼻鼾是許多人晚上常見的困擾,不僅影響睡眠質量,甚至還干擾家人休息。在中醫理論中,打鼻鼾常與「痰濕內盛」、「肺氣不宣」或「脾虛」有關。例如有些人因為體內濕氣重,痰濕堆積於呼吸道,導致氣道狹窄,睡覺時氣流不順,便容易打鼾。
中醫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調理,首先是辨證施治:中醫強調因人而異的治療方式,針對不同體質進行調理。如痰濕型患者可選用化痰利濕的方劑,如二陳湯;肺氣不足者則適合補氣養肺的處方,如玉屏風散;若是脾胃虛弱,則須健脾益氣,常用四君子湯來改善。
針灸與穴位按摩:常刺激的穴位包括迎香穴(位於鼻翼兩側),可改善鼻腔通氣;以及合谷穴和內關穴,有助於調節氣機,緩解呼吸不暢。
調整生活習慣:中醫治療強調「醫病先醫人」。建議患者避免進食過於油膩或辛辣的食物,少喝冰涼飲品,減少體內濕氣的堆積。此外,適量運動亦能增強肺功能,改善打鼾問題。
使用中藥調理:半夏、茯苓、陳皮等中藥,具有化痰除濕的功效;而黃芪、黨參、五指毛桃則能補氣養肺,增強呼吸道肌肉力量,從根本上減少鼻鼾的發生。
中醫治療打鼻鼾並非一蹴而就,須長期調理,才能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患者改掉不良生活習慣,才能事半功倍。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