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萬物復甦,陽氣升發,但老人家卻容易「跟不上節奏」,一不小心就陷入情緒低谷。
春天肝氣旺,情緒也會「鬧脾氣」。中醫認為,春天與五行中的「木」相對應,而「肝」屬木。肝主疏泄,負責調節我們的情緒與氣機。春天肝氣開始活躍,若老人家肝氣疏泄不暢,情緒自然容易「上火」,表現為易怒、煩躁,甚至悶悶不樂。就像水管堵住,水流不暢,壓力自然越積越大。這就是為甚麼春天特別容易讓人「心煩意亂」。其實是肝氣不舒所致。
中醫治療抑鬱,講究「疏肝解鬱、養心安神」。治肝氣鬱結,我們可以用一些疏肝理氣的中藥,比如柴胡、香附、枳殼等,讓肝氣「順暢通行」。如果再加點百合、酸棗仁,還能幫助睡眠,讓老人家晚上睡得好,白天心情好。
飲食也很重要。多吃點綠色的蔬菜,像芹菜、菠菜這些「春天的肝臟清道夫」,能清肝火、助消化。再來一碗百合蓮子湯,既養心又安神。
運動都可以幫助情緒管理,俗話說「動則生陽」,春天陽氣升發,老人家不妨多動動。晨起散步、打打太極,讓氣血流通,心情自然就開朗起來。多與朋友聊聊天,說不定比吃藥更有用。
老人家們要記住三招:疏肝理氣、清淡飲食、多運動,就能遠離春季抑鬱的困擾!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