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分過後,陽氣升騰,本該是萬物生機勃發的時節,卻暗藏頭暈目眩的危機。此時人體氣血隨自然之勢外浮上行,若為肝陽亢盛或痰濕中阻者,極易誘發眩暈。
近日眩暈患者較平日增三成,其中一位從事金融業的年輕人,症見頭脹眩暈伴耳鳴如蟬、口苦咽乾、舌紅苔黃脈弦數,辨為肝陽化風挾膽火上擾。處方天麻鈎藤飲加龍膽草、夏枯草,配合針刺太衝、風池穴瀉肝火。治療三日後眩暈減半,耳鳴漸退,患者自述「頭腦清醒如揭開霧紗」。此案體現中醫治病不強壓症狀,而是疏通氣機,令亢陽自然歸位。
而痰濕型眩暈,此類患者多體態肥胖,眩暈發作時如坐輕舟,伴頭重如裹,嚴重者更見景物轉動,須即時臥床。現代醫學常診斷為耳水不平衡,然中醫早就洞察此乃「脾虛生濕,痰濁上蒙」之機轉,亦稱作風痰上擾。月前治一廚師,反覆眩暈三年,平日嗜食生冷,每逢梅雨季節必發作,予半夏白朮天麻湯合澤瀉湯。治療兩周後患者稱「整個人像脫胎換骨」,我叮囑他須戒食寒涼之物,杜絕冷飲,並常於餸菜佐入生薑,以起防治。
上期談及的藿香正氣散,同樣可治因寒濕犯脾胃引起的眩暈,這類眩暈起病較急,屬西醫胃腸型感冒,一般將脾胃寒濕驅走,眩暈自止。藿香正氣散的中成藥更可於一般藥房買到。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