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一年中最凍的節氣,人體的陽氣最容易受到寒邪侵襲而受損。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納氣」,而寒邪最易傷腎,導致腎陽虛弱,進而影響全身健康。因此,大寒時節是養腎、溫陽的關鍵時期。
冬季為「藏」,腎臟在五臟中對應冬天,主閉藏與溫煦全身。當寒邪侵入體內,人體的腎陽容易受損,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寒濕內生。腎陽虛弱者,常見四肢冰冷、腰膝痠軟、畏寒怕冷,甚至出現夜尿頻多、疲倦乏力等症狀。此時應注重養腎溫陽。
飲食方面,多食用溫腎助陽的食物,例如羊肉、桂圓、生薑等,這些食材具有補腎陽、祛寒濕的作用。避免過多寒涼生冷食物(刺身、凍飲、雪糕、或冷藏過的水果等)。
作息方面,堅持早睡早起,避免熬夜,保持充足的睡眠,最好在晚上11點前入睡,適當進行運動,不宜久坐,如八段錦、太極拳等緩和運動,有助激發體內陽氣,幫助腎臟更好地運行。
按摩穴位,每天按摩腎俞穴(位於腰兩側)、湧泉穴(腳底心),有條件的朋友可以艾灸腎俞、氣海、關元等穴,有助於溫腎助陽,促進血液循環,提升身體的抗寒能力。
起居建議,注意身體保暖,特別是腰腹部和足部;睡覺前可以四十度左右的溫水浸腳,堅持十五至二十分鐘。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