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淺談(三) | 王婷

坐月子期間,媽媽的身體正處於氣血虛弱、筋骨鬆弛的狀態。中醫認為,產後的「氣血不足」與「筋骨失養」需要通過適當的調養與活動來改善,但運動應以溫和、漸進為原則,切勿過於激烈,以免損傷尚未恢復的身體。以下是適合坐月子的幾種運動,幫助媽媽產後恢復。

產後腹式呼吸法:呼吸是「氣」的主要運行方式,通過調整呼吸,可以促進氣血流動,幫助五臟六腑恢復功能。產後第一至二天即可開始。

產後提肛運動:肛門是「任督二脈」的交界處,提肛運動能夠調節氣血運行,補腎固本,並促進盆底肌修復,避免產後子宮下垂或尿失禁的問題。產後第三至四天開始進行,剖腹產媽媽須等傷口癒合後再開始(約產後第二周)。  

產後手臂與肩頸伸展運動:肩頸部是「陽經」的聚集之處,適當的活動能疏通經絡,改善產後肩頸僵硬與氣滯血瘀的情況,特別是哺乳期間容易引起的肩頸痠痛。產後第一周可開始。  注意要循序漸進,所有運動須從輕開始,避免用力過猛,特別是剖腹產媽媽,應遵循醫生建議。運動時保持室內溫暖,避免着涼,以免寒邪入侵,影響身體恢復。若媽媽有其他健康問題(如貧血、腰椎問題等),建議諮詢中醫師或專業護理人員。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