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腦癇症 | 陳以誠

腦癇症?是否突然倒地抽筋,俗稱「發羊吊」?其實那只是腦癇發作的其中一個徵狀。

2月12日就是世界腦癇日,社會大眾仍需更了解腦癇。

上述所講的「倒地抽筋」是腦癇發作時的其中一個徵狀:屬於大發作,若局部發作或小發作,可以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不一般嚇人,但卻令患者尷尬焦慮,令人誤解,或易被老師或家長忽略,以致延醫誤診。

腦癇症源於腦細胞間竭性不自主爆發不正常的腦電波,而大腦不同部位負責影響不同身體部位功能,因此腦癇發作時,可令身體不同部分不能自控的抽搐或失知覺,受影響的範圍和程度也有分別。

成因包括:腦部創傷、腦膜炎、中風、遺傳等,自閉症、智障人士的腦癇風險較高。

若腦癇症大發作,患者會因咽喉抽搐大叫、全身僵硬、四肢抽搐、暈倒、呼吸停頓、咬牙、面變紫藍,甚至失禁,一般1至3分鐘才再有知覺。

局部性發作患者或會面部或其他部位肌肉抽搐、目光呆滯視線渙散、重複動作,如搓手、舔唇、咀嚼,甚至奔跑;或局部感覺有針刺、灼熱感、嗅到異味、看到變形變色的事物、胡言亂語。

小發作在兒童青少年期發病,因沒有抽搐,易被「走漏眼」,但因發作時聽不到教學,令學業退步,常被冤枉不用功,不專心,或被誤判為專注力不足症。

據2022年香港腦癇協會調查,近4成港人誤以為腦癇症即是大發作,不知道有小發作或局部發作;有一半人以為發作時要塞物件入病人口中,4成人遇到患者發作不會伸出援手,因害怕,不知所措。

調查發現3成患者不能經濟獨立,晉升機會較低;4成人害怕出席聚會;6成人怕成為家人負擔。

其實不發作時,腦癇患者一樣正常生活,應得到家人、朋友、僱主支持,社會不應岐視、標籤,應盡量幫助融入社會。現在醫學進步,已有更多有效、較少副作用的藥物治療不同類別的腦癇病人,減少病發,更有機會康復,甚至斷尾。確認病情,最基本要做腦電圖(最好24小時錄影腦電圖),有時要驗血及照磁力共震腦掃描。

遇到患者腦癇發作,請陪伴患者至清醒,若在馬路或危險地方,要引導及陪同離開。無論是甚麼發作,也要「守望相助」。

「守」護:腦癇發作時或失去意識,請為患者記錄發作時間和情況。

「望」清患者和環境:確保環境安全,移走危險物件,保持空氣流通;讓大發作患者側身平卧,用衣物或軟物墊於患者頸下,避免因撞擊頭部受傷。

出手「相」救:清除口腔內的異物,不要塞手指或匙羹入口,因為阻礙呼吸或嘔吐物流出,引致窒息。以復原卧式(側躺平卧)保持呼吸暢通,陪伴患者,待他恢復後向他講述經過。

尋求協「助」:若患者5分鐘後仍未醒或呼吸困難,即叫救護車送院。若危急或連續10分鐘不停抽搐發作,醫生會靜脈注射藥物停止抽搐,或給小兒塞肛止抽筋藥。若仍未受控制、或需要入I CU,但極罕見。

很多患者都可用有效的藥控制得到,3年不再發作,便可考慮慢慢減藥直至停藥。

筆者曾有7歲病人發作幾年都不受控制,MRI掃描配合腦電波發現發作的源頭,集中在腦葉很細的地方,經周詳計劃,成功做手術割除不正常的壞細胞,孩子之後沒再發作,更成為乒乓球選手!這屬

少數例子,很多腦癇患者用適當的藥物也可得到最好的治療,或可康復斷尾。

希望病人盡可能過正常的生活,不受歧視或標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