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選湯底︱唐安麒

打邊爐,是港人的飲食文化之一,湯底與配料的款式五花八門,入冬打邊爐,暖笠笠,滋味無窮。在中醫角度,打邊爐易上火,尤其有部份湯底特別油膩,吃得多更易積聚濕熱邪毒,重口味的湯底,更是高鹽高鉀,對腎臟的負荷也大,所以應按個人體質,小心選擇湯底,否則利口不利腹。

體質屬熱底,或脾虛濕重者,不宜吃麻辣湯、沙嗲湯、雞湯。雖然麻辣湯底所用的辛辣香料,有助散寒助陽,驅走寒氣,但對熱底者,尤其濕疹患者,只會「火上加油」,更易上火,加重腸胃負擔,咽喉腫痛,濕鬱熱生,更易出疹長瘡。

昆布湯及芫茜皮蛋湯,較適合熱底者及濕重者,有清熱解毒功效。反過來說,寒底人士則不宜吃昆布湯及芫茜皮蛋湯的火煱,但麻辣湯、沙嗲湯及雞湯則適宜,可驅寒補虛。

「冬不藏精,春必病溫 」,為在冬天加強進補,很多人誤以為以藥材作為火鍋湯底,必定非常補身,但往往會有反效果。如藥膳花膠雞鍋,看來養顏滋補,其實熱量很高,花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膽固醇及脂肪含量較低,但骨膠原和蛋白質較多,對於腸胃較弱者,易有胃脹胃痛、肚瀉。藥膳湯底薑母鴨鍋,因是用麻油薑炒鴨肉,再加溫熱藥材如紅棗、當歸等,對陰虛內熱者,容易引發燥熱徵狀,如口瘡、咽痛、口渴、便秘、身熱、牙肉腫痛等。

最好的湯底是性平,番茄薯仔湯是不錯的選擇。番茄雖性寒味甘酸,但煮熟後則性平,有生津止渴、涼血平肝、清熱解毒之效,而番茄和薯仔是高鉀食物,鉀質有助排走身體多餘的鈉和水分。

智選湯底,再伴以清熱氣的飲料,更是最佳配搭。清補涼,有玉竹、百合、淮山、龍眼肉等材料,有助健脾祛濕,滋陰潤肺,尤其愛吃濃味火鍋者,更有助清熱氣。打邊爐避免時間過長,倘若逾兩小時,湯底會變燥熱,對腸胃有極大負擔,清補涼能提升胃腸消化吸收,當中的玉竹更能養胃生津。

湯底固然重要,但謹記湯底煮得越久,嘌呤、脂肪和鈉質越高。所以無論是濃味湯、養生湯或是蔬菜清湯,謹記只可飲頭啖湯。

打邊爐有部份湯底特別油膩,吃得多更易積聚濕熱邪毒,重口味的湯底,更是高鹽高鉀,所以應按個人體質,小心選擇湯底。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