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版的北倫敦打吡足球賽早前在香港啟德主場館上演,阿仙奴對熱刺,得有心人贈以球票,才是平生第一次現場看兩支英國勁旅對陣,不過相信現場氣氛跟在英倫本土作賽完全不同,因為紅白球迷的背景迴異,因為在座接近五萬人,百分之九十九點幾都是本地及內地觀眾,但各人都情緒高漲,尤其是穿紅衫的阿仙奴擁躉。
從來都覺得看足球大賽是生活中的重頭節目,欣賞比賽過程,沉浸現場氣氛,以至觀賽前後的行程與填肚,是一整套安排。當年上掃桿埔大球場看「南精大戰」、八十年代南華對加山的護級大戰,都是十分期待的半天活動,先吃飽再買隻雞髀入場,賽後心情好的話會去吃碗糖水,激氣的話便跟大隊在街上擾攘一番才歸家。畢竟那個年代,很多香港人對本地波很上心。後來電視轉播大量外國球賽,球技水準之高,將越來越打不起勁的本地波比下去,球迷都成為英超、西甲、意甲的支持者,尤其是英超,捱通宵都要看直播,所以英超球隊來港,一般都賣個滿堂紅。
上月往英國一遊,聯賽還未開波,無緣在英國球場見識球星獻技和感受激烈的現場氣氛。今次阿仙奴來港友賽熱刺,甫網上開售便迅即售罄,有點心灰,幸有朋友割愛才如願。約好入場的兩位老友,提早當日黃昏前到九龍城醫肚,大家都是老派男人,對賣小炒的「粗菜館」全無異議,店內當眼處掛起蔡瀾的墨寶「炒朱什」。粗菜館應有三十年歷史,早年得蔡瀾加持,加上大賣豬油撈飯的噱頭,頗受青睞。粗菜館的炒豬雜(圖)、薑蔥魚腩,都十分惹味,我尤其喜愛炒得入味三分的薑蔥。
機場搬了,又遷居港島,只間中往九龍城買餸,少說十年沒光顧粗菜館。今次叫齊幾個招牌小菜,鑊氣依然,食味還可以,總算沒有選錯。搓着肚子走近廿分鐘才去到啟德主場館,一身大汗,多得場館關了天幕開大空調,才舒舒服服欣賞不算搏命的比賽,但整個氣氛相當正。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