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畀埋你!」 | 梁家權

從來買東西不會不問價,即使世間難求的稀世之物,都要看自己是否負擔得起,但又不會斤斤計較,人家開了一個價,接受就承價,很少落地還錢,覺得不合理便轉身走人,懶得拉扯。

買餸是另一門學問,但首要不是問價,而是先要學懂甚麼是靚餸。格價其實不容易,因為每個地區價格都有差異,深水埗平過九龍城是必然的了。一直俗務纏身,沒有時間成本跨區買平餸,而且一來不是大食,即使貴一點,只買少少還是負擔得來;二來年壽有時而盡,求的是質量而非數量,有得吃就應該吃好一點才對得起自己。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執輸行頭慘過敗家,越早去街市越買到好東西,以往都是大清早便去逛街市,經常都買到靚海魚、真正「第一刀」豬肉,揀完揀剩才留給後來者,這個時段當然冇價講。大家看到這幀照片的一大袋菜,有高麗菜、生菜、菠菜,回家秤才知道差不多重三斤,而只是用十元買回來的。

真的不為貪平,實情是當日做完節目去街市買餸,已是攤販快要收檔之時,靚菜一早已被人買走,日落西山剩餘的都是籮底橙!近年街市賣菜和賣水果有一個現象,就是「逼」人買多幾斤。譬如腰芒只標價二十元三磅,龍眼三十五元兩斤,斤和磅搗亂人的腦筋;菜心一斤十二元,但買兩斤收十五元,總之買得少要令你覺得好蝕底!坦白說,一家三口一餐買兩斤菜,留得就留,但有時預計幾天內不會煮飯,惟有狠狠地摘剩最嫩的部分,其他都棄掉,心底下當然知道很浪費。

這袋菜是下午四時在港島天后一個街市買的,菜檔所餘的菜不多,並且分成五元一份。原意是買一份三顆高麗菜,遞上十元紙幣找贖,豈料菜販沒有找回五元,卻說:「畀埋你!」將檔口五份菜全部塞過來。回家細看,很多棵菜的菜葉都殘缺,摘掉也不可惜。

這些年我見過有人在收市之時,到街市撿菜販棄掉的瓜菜,我倒希望有心的小販收檔時把賣不完的菜放在檔口一角,讓有需要的人拿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