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到新加坡濱海灣Satay by the Bay的美食中心,當然是吃沙嗲,但眼見同桌的新加坡人吃生焯螄蚶,心癢難耐,也買一碟來。
多年前遊玩曼谷時在一商場的美食中心攤檔,看到刷得潔白的螄蚶,在大熱滾水中焯幾下便奉客,看到人家掰開貝殼,當中血紅的蚶肉煞是吸引,便大着膽子吃人生第一隻血蚶。外遊時吃的膽子最大,獵奇的心態往往蓋過對衞生安全的戒心,曼谷那些螄蚶看起來乾淨。當時有人笑我是自己呃自己,並且說細菌和寄生蟲早鑽到貝殼之內。
怎會不驚,但難以自律,在曼谷吃過螄蚶後,冇事喎!於是膽子更大,回港在九龍城的潮州雜貨店買汕頭運來醃過的生螄蚶,剝開一樣有「血」,又冇事喎!相信是自小吃街邊吃大,身體有足夠的抵抗力,於是買沾滿灰泥的生螄蚶,回家沖洗多遍,便燒起大滾水,逐少將螄蚶放進鍋子裏焯,吃完再放第二批。
起初焯至貝殼打開了仍不放心,在滾水中浸多片刻,結果血水都熟了,蚶肉鮮味和口感大打折扣,第二批浸的時間縮短,但依然不出血水;把心一橫試一次,把螄蚶在滾水中來回焯幾下便抽起,貝殼僅微開一線,撬開來蚶肉滲着血水,肉色亮麗,吃起來特別鮮美。將此經驗告知為食前輩,獲告知愛吃和懂吃螄蚶的人便是如此。雖然都冇事喎,但事後反覆思量,如此只焯幾下,根本螄蚶肉連半熟都說不上,甚至可以說是九成生一成熟而已。又想到日本刺身根本是完全生吃,都冇事喎,但話說回來,日本師傅的嚴謹和功夫的確令人安心。
至今每一次吃生焯螄蚶,從來都不是坦然的,但牠實在鮮美,食慾始終勝過理智。不過,在肝炎流行的日子,就一定會忍口。
說回新加坡濱海灣這檔螄蚶,焯得太熟了(圖),是店家謹慎還是新加坡的風格?回港之時,心思思想去九龍城潮州雜貨舖走一趟。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