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保險公司及體檢公司的來電 | 趙麗如

一天內,我平均收到大約7個由銀行、保險公司及體檢公司的來電,即所謂「cold call」。「搵食艱難」,我明白的,但這些來電的營銷手法已經極度過時,浪費雙方的時間,部份更是無禮。首先,來電已經有顯示號碼,由於我不肯定會否有我未見過而又重要的號碼打給我,結果我沒有過濾或阻止而照接所有電話的;這是預計可接受的「麻煩風險」,是我的選擇,少不免會收到陌生推銷生意的來電。我沒有投訴。

來電者通常一開始「喂,係」,然後會停頓,應該是等待我講話,這已經浪費了我幾秒。這種開場白已經過時,因為都市人時間寶貴,應該找一些有點子的營銷部同事,想一些更容易吸引人的開場白,令接電者有丁點興趣聽下去。

然後,我通常禮貌地回覆:「麻煩你唔好再打電話俾我,唔該。」我不會向來電者發脾氣的,除非對方態度差,每人也有難處。有時,同一個機構一兩天內打來兩三次,我唯有說再打來我就投訴。

一次,保險公司的職員打來,可能是盡職調查,又或是想我開新單,問我:「請問你的經紀是否沒有跟你接觸?」我下意識回答:「我的保險經紀是你的僱員,你不知道僱員有沒有完成應該做的工作例如聯絡我嗎?為甚麼打電話來問我呢?」來電者馬上發火:「你有病嗎?有病睇醫生!」然後掛線。我莫名其妙,如果是年青時候的我,應該已經馬上打去客戶服務熱線投訴。對客,不是要禮貌嗎?

又例如是自稱銀行打來,我會問:「我怎樣知道你不是電話騙案呢?不如你教我?」職員一般都馬上提供直線電話請我打去。我絕對不會按那電話,而是打到銀行的總機再轉駁,以免上當。或者,那些公司真的因為成本低,而繼續用這種營銷手法。畢竟,只要能在眾多電話中,找出少量成交的話,那公司或許已經贏了或有賺。

來電者通常一開始「喂,係」,然後會停頓,應該是等待我講話,這已經浪費了我幾秒。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