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爆笑背後 《你好,打劫》社畜的辛酸 | 簡淑明

你好打劫的班底,無論幕前幕後都是劇場上數一數二的資深演員

重演的《你好,打劫》剛於周日完成12場舞台劇演出,一年內在港澳兩地三度載譽重演,場場爆滿,成績斐然。除了因演員陣容鼎盛,有新鮮出爐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朱栢康、夥拍麥沛東、巢家倫、魯文傑與女團Collar成員芯齡等,還因為它的荒誕爆笑位,放了在我們熟悉的、大部分正在經歷的社畜生活中。因為要餬口,我們自願地走進了資本主義設定的制度內。我們要賺錢,也要花錢,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無形的,最終我們都變了無可奈何、為生活奔波勞碌的平凡人。

六個人一筆現金,他們的行為源於貪婪還是想挽回在現實生活中的一丁點人性的權利

觀眾入場前,都知道《你好,打劫》Reunion是一場爆笑舞台劇。劇情是這樣的:「不清楚身份背景的兩名實習劫匪朱栢康與麥沛東,一起去打劫一間銀行,挾持了4名銀行職員,包括一名中層經理。本來為了逃脫,劫匪把自己變成人質想胡混過關,但事件發展下去,銀行內的六人開始為價值觀、人生觀以及婚姻觀展開討論,一向盡忠職守的銀行職員們開始反思自己信守多年的原則,對工作、對家人、伴侶積累已久的怨氣開始膨脹,他們決定反操控大局。6個人、面對一箱錢,在警察、在傳媒面前上演了一場攻防戰。

銀行經理的家庭擔子、男職員背負女朋友的嚴苛、女職員被老公的精神折磨,不僅讓長期在經濟食物鏈底層的朱康與麥東動起真情,也讓觀眾產生共感,因為他們六人的遭遇,都隨時是我或你。六人互相同情,最後決定齊齊分錢,逃到一個不再受世俗束縛的地方,結果「邪不能勝正」,沒人有個好收場。

銀行經理經歷上有高堂下有子女,生活擔子把他變成了不折不扣的社畜而不自知

長期都在經濟食物鏈最底層的朱康與麥東走上打劫銀行的一步

 

被生活折磨,銀行職員憤而反抗,他們決定反操控大局

觀眾離場的時候,都是惘然若失的,或許大家都在心中嘀咕,六人終極一起去貪圖那批現金,究竟是源於人性的貪婪,抑或是對現實社會糖衣式的剝削制度終於醒覺起來的切實反應。

《你好,打劫》原著由當時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的饒曉志擔任編劇,2009年首次在內地公演,他當時形容這齣是紳士喜劇,是改編自1975年美國奧斯卡得獎電影劇本、由阿爾柏仙奴主演的《黃金萬兩》。這齣劇作後來在內地獲得小劇場優秀原創劇目大獎。輾轉至今,相隔14年,去年劉德華引入港版,《你好,打劫》在香港澳門演出,三度公演的受歡迎的程度不減,這或許反映了,多多少少都與觀眾無論是哪個空間或時間,都剛好是生活在一個被生活各種制度約束的環境裡有關。此劇由朱栢謙及張志敏共同執導。他們對拿捏劇中人物性格的刻劃很仔細,希望每位演員都立體地掌握角色的性格來由,觀眾才能不自覺地走進這個荒誕世界裡。散場時,跟朱謙談起這個輾轉在美國、內地、港澳公演過的劇目,都同樣地讓觀眾經歷了一場如坐過山車一樣的觀劇情緒,這是他們預早設定的嗎?

想當賢妻但時不予我,還是面對丈夫的精神折磨,Icy決定反抗起來

他想了一會說:「作為導演,我最初想以小人物做蠢事的敍事手法去帶出愚昧喜感。但慢慢就發現,其實這劇是實實在在、不折不扣的悲劇,這是一大發現。我最喜歡的台詞正正是這劇的主題:『我唔該你哋擘大對眼睇清楚,我哋身邊呢個社會係唔係到處充斥住各式各樣嘅打劫!有攞住公款周圍吃喝玩樂作威作福!有強迫員工加班剋扣人工!仲有不顧散戶死活任意操控股價逼人跳樓嘅。』觀眾無論是笑聲抑或沉默,都正正反映出他們對劇情的理解及投入。」因為,再荒誕的戲也莫過於現實生活所經歷的,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折腰、委曲求全的,天下人何其多,賺錢為了生活,但賺錢最終佔據了生活,因為我們都在被有形或無形的「被打劫」。

朱謙憶述,首演當晚他與朱康同車回家,兄弟二人異口同聲道出了此劇的精髓:「原來只欠觀眾,他們完整了全劇,在此劇中,觀眾也是劇中戲內的一個重要角色。」

偶遇麥東好友盧瀚霆來探班,緊緊相擁朱康與麥東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