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包場」按摩 | 趙麗如

自從家中幾個月前添置了一張大按摩椅,再加上工作忙,我少了到按摩店。上星期五假期第一天,我晚上九時多光顧港島一所按摩店。它是一所可以同時服務十多位客人的小店,竟然只有我一個客人,儼如「包場」。

很多年前,我試過一個人在外地「包坐」過山車,可能是因為我早上九時進入一個主題公園,全車只有我一個人,即使我坐頭位再扮刺激,全程大叫大嚷,為自己增添氣氛,喊來嚷去,也因為只有我一個,很孤獨。

我也試過在本地或海外「包餐廳」、「包旅遊巴」、「包戲院」,亦即只有我一個客人,當時覺得頗有趣,不經意地「扮豪華」。

這是我首次一個人「包場」按摩,有點像電影情節,只是欠了一位陪我一起按摩的生意朋友。我一個客人,獲一位店員及一名按摩師侍候。

這店我光顧多年,跟店員熟絡。店舖以前長期爆滿,一定要很早預訂,我從未見過店內如此冷清,我問:「據新聞報道,假期不少客人都離開香港玩吧?」

店員點頭說:「我們相信是。」她說:「不過下午五時前,還有幾個客人的,按摩完畢後應該都去了晚飯吧。」店員淡淡地說整體生意近年少了,不過會努力照做。

由於店內沒有其他客人,不會影響別人,我第一次和店員高談闊論。店員說:「次次見您也帶點疲累,要對自己好一點呀。」像個久違了的老朋友窩心地問候我。

按摩時,女師傅的服務一如既往地好,我的勞損部位被按摩時因為痛,我以往即使在獨立房間,也怕影響其他客人而不敢反應式地大叫。這次因為沒有其他客人,我索性比較放鬆地發聲,享受着「包場」的特權。

我仍然很滿意她們的服務。按摩完畢,我怕延誤她們的下班時間,結帳後匆匆離開。

這個「包場」經歷告訴我:無論市道、外圍經濟、世界局勢怎樣,生活仍然要過,應該更努力地活。

這個「包場」經歷告訴我:無論市道、外圍經濟、世界局勢怎樣,生活仍然要過,應該更努力地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