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沒有因為錯過了一件好翡翠,到如今仍然引以為憾事?
這種遺憾在心理學上有個名稱,叫「不行動遺憾」(Inaction regret)。說的就是「對一件事情沒作出行動回應,導致過後感到後悔而產生的遺憾。」
例子比比皆是。沒有向喜歡的人表白,直至知道他/她已有另一半;構思過的計劃不去落實,最終見別人實踐並成功。
遇見鍾意的翡翠沒有買下,再回頭櫥窗依舊,最愛無蹤,自然也是「不行動遺憾」。
心理學家指出,有些人明知「不行動」可能會帶來遺憾,卻依然選擇紋風不動,是與一個人的負面思想是否強烈有着直接關係。示愛「害怕」被拒絕,實行計劃「擔心」失敗,買翡翠「懷疑」自己眼光等等,正是負面思想在作祟。
我嘛 ,當然也經歷過⋯⋯
回想入行之初,曾遇過一批靚翡翠,種質和色澤俱好。可是那時候自己的資歷未深,內心被「害怕」、「擔心」和「懷疑」這些「負面想法」籠罩,最終沒敢採取行動。事後,別位行家購入了那批翡翠,而且獲利甚豐。我徒嘆奈何外,也體驗到甚麼叫「不行動遺憾」。
然而,身為一個樂觀寶寶,我怎會任「遺憾」磨蝕,轉過頭我已從心理學上找到原因並釋懷了。
原來出現「不行動遺憾」,是因為人總愛對失去了、得不到、沒有做的人或事,作出「但凡未得到,但凡是過去,總是最登對」的美好幻想,如此在心理上便會愈覺自己損失慘重,遺憾也愈是深重。
所以對於那批翡翠,我停止幻想那不屬於我的回報;再反過來想像若買入後銷情不佳,我或要「執包袱」離開翡翠圈了。
你可以笑我「阿Q精神」,但對付「遺憾」係work喎!
不止學會將已有的遺憾「阿Q化」,有了那次經歷,我往後有想買的翡翠,計過蝕了也無害(這是重點!),多數買了再算。雖然結果有時確實不似預期,但至少不留「遺憾」啊!
說「做了不留遺憾」好似有點太過,皆因心理學上還有一種「行動遺憾」(Action regret)。顧名思義,「行動」也有機會造成遺憾。
只不過專家們分析後發現,行動了比沒行動的遺憾,對心理所造成的打擊會較輕。簡而言之,就是在心理層面上,「行動」點都比「不行動」要好!
人生是趟one way旅程,有些人、事、物的相遇是可一而不可再。樣樣都「不動如山」,旅途完結時恐怕連「遺憾」也欠奉,只留一片虛空。
有句促銷slogan叫人「行過路過,唔好錯過」,聽起來或有點市井俗陋,但倘能三眛,它何嘗不是簡單直接說出一種人生態度?
錯過的損失並非折磨,那份彌補不了的遺憾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