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聲學家算不算藝術家?」每次去到聲效特別好的音樂廳,我都會這樣想,「通過設計於建築空間控制噪音並提高音響效果,是科學還是藝術?」
最近我把這些問題丟給華裔建築聲學家徐亞英的孫女,本身是跨媒體藝術家的徐麥粒,「我不確定」,母語為法文的她用英語回應,「可能出於謙遜,爺爺在世時不會這麼說。」Humble一詞完美契合了我對徐亞英的印象;從他的文字和影像,我看到一個充滿熱忱,才高不自詡的謙謙君子。
徐亞英祖籍蘇州,生於天津,1950年代畢業於北京清華大學建築系,是梁思成的學生。他很早就專注於建築聲學,並參與了由周恩來總理主導的國家大劇院籌建工作。(這項目不久便暫緩,半個世紀後才在原址開幕。)文革後他遷居歐洲,80年代在巴黎成立聲學顧問公司,較有代表性的項目包括盧森堡愛樂音樂廳、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金字塔廳和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等。
我遇到徐麥粒正是在高雄,這個月初衛武營紀念徐亞英逝世一周年舉辦了音樂會,又請徐麥粒做了兩場聲學導賞,講解徐亞英設計的榕樹廣場,即衛武營的半露天公共空間。「希望你繼續推廣爺爺的作品,令更多人認識和重視建築聲學。」我對徐麥粒坦誠說出願望。她很堅定的說好,同時遺傳了爺爺的謙遜,「希望能做到。」
建築聲學不被重視,徐亞英生前深有體會。《築音賦聲》一書中記錄了他在蘇州博物館的不快經歷,當時貝聿銘被邀設計新館,他請來徐亞英任聲學工程師,本來兩個蘇州人以己之長為家鄉奉獻是樁美事,可惜承建商沒嚴格按照設計處理建材,到徐亞英驗收時已無法挽回。
任何聲學設計師的生涯中,難免會遇到幾個以為「這麼做不就一樣嗎?」的外行人,為免招牌被砸,有些成名聲學家會很強勢,沒想到也是這個原因,促成了貝聿銘和徐亞英合作關係。
貝聿銘其中一個聲學搭檔是教父級人物Russell Johnson,但兩個大師走在一起未必就更順利,畫家趙無極因此介紹了徐亞英給他認識。不久後貝聿銘做羅浮宮擴建工程,竟大膽起用剛在巴黎創業的同鄉,徐亞英想到把吸音物料藏在管道中,不着痕跡解決了玻璃金字塔下棘手的聲學難題,成就了這個經典項目。
聲學工程師是藝術家嗎?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任何事情做到極致,便是藝術。
華裔建築聲學家徐亞英。
徐亞英在《築音賦聲》一書中記錄了他在蘇州博物館的不快經歷。
蘇州博物館
徐亞英較有代表性的項目包括盧森堡愛樂音樂廳。
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
巴黎羅浮宮博物館金字塔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