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捨 | 沈慧林

早前,我為香港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600名中一到中五學生,演說主題「佛學與積極人生」。分享過後,陳詩韻校長邀請我在校園參觀;過程中我看到「慈悲喜捨」很莊嚴的蓮花畫。這不禁讓我深思起這四個字背後蘊含的深遠哲理。慈悲喜捨,不僅是佛教中的重要修行法門,更是我們做人處世的智慧指南。

慈悲喜捨,又稱「四無量心」,是大乘菩薩廣大利他心願的體現,它涵蓋了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是《阿含經》到大乘諸經中反復倡導的精神。慈,意為慈愛,是對一切眾生深切的關懷與愛護,希望給予他們安樂。這種慈愛並非局限於親朋好友,而是遍及一切眾生,無論親疏貴賤,都一視同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若能以慈愛之心待人接物,便能減少衝突與對立,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

悲,原意為痛苦,引申為能感同身受地體察他人的痛苦,深切同情、憐憫,並盡力幫助他人解脫苦難。這種悲憫之心,使我們能夠超越自我,關注他人的疾苦,從而激發起幫助他人的行動。在當今社會,我們時常能看到各種苦難與不幸,若能以悲憫之心去面對,便能激發出更多的同情心與愛心,讓社會更加溫暖與和諧。

喜,或作「隨喜」,是對眾生所做善事隨喜功德以促成,勸進行者。這裏的「喜」並非簡單的快樂或滿足,而是一種內在的、深層次的法喜。當我們看到他人行善積德時,若能心生歡喜,隨喜贊嘆,不僅能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與信任,還能共同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同時,隨喜也是一種修行,它能幫助我們克服嫉妒與自私,培養寬廣的胸懷與高尚的情操。

捨,意為捨棄、施捨,是捨棄一切分別心與執著,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在佛教中,捨不僅指物質上的佈施,更包括精神上的放下與超越。當我們能夠捨棄對名利的執著,放下對自我的過分關注時,便能獲得內心的自由與寧靜。在日常生活中,捨也是一種智慧,它教會我們如何面對得失、如何把握現在、如何放下過去與未來。只有當我們真正懂得捨時,才能擁有更加寬廣的胸懷與更加深邃的洞察力。

慈悲喜捨,不僅是一種修行法門,更是一種做人處世的智慧。它教會我們如何以慈愛之心待人接物、以悲憫之心關注他人疾苦、以隨喜之心贊嘆他人善行、以捨之心放下執著與分別。當我們能夠將這些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時,便能發現生活中的美好與和諧。同時,慈悲喜捨也能提升我們的修為與境界,使我們成為更加善良、純潔、高尚的人。

在未來的日子裏,願我們都能以慈悲喜捨之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一個挑戰與機遇,以更加寬廣的胸懷與更加深邃的洞察力去感知這個世界的美好與和諧。

我與陳詩韻校長在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慈悲喜捨」的莊嚴蓮花圖下拍照留念。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