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一隅 | 水 歌

對地狹人稠的香港來說,空間議題從來不乏關注焦點,上至公屋、劏房等個人居住的單元空間,下至大規模的土地開發或填海造陸,都足以構成一部宏大的香港民生發展史。

土地與金錢,由小空間到大空間,我們從來都在用力思考,如何將整體的使用效益給最大化,似乎對於有限空間的思考,一直是香港人逃避不了的宿命。加之港人崇敬神佛的傳統,不僅是生活的場域,在專屬於神靈的信仰空間裏,也展現出我們獨特的創意與奇想。 

香港高樓地景。

三層式神櫃。

即便在今日,在不少的民居中,依然會選擇在家中擺放神台或神櫃,當中最具特色尤屬三層式的神櫃。這種由香港發明的神櫃,由上至下,依序供奉佛菩薩、祖先與土地神。相較於一般寺院中,以橫向布局開展的神龕設計,三層式神櫃以垂直的組合單元構成神靈的居所。似乎是在應和香港現代建築地景,發展商不斷追求往高處延伸的高樓發展,以求在相同的面積裏,容納更多的空間與人群的方式。

連帶影響至信仰的空間,嘗試在一個狹窄的位置,即可以完善的容納所有供養的尊像。不僅人們住上高樓,神佛也住進了高樓,在精心的布置之下,微小的空間也可以是一處莊嚴的角落,兼顧了美觀性與實用性。 

布局嚴明有序的空間安排中,三層神櫃還展示了香港文化的多樣性和宗教包容性。在這些佛龕中,可以看到不同信仰傳統的造像,包括佛教、道教和儒教等。這種混雜和融合的文化特色,是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的象徵,也體現了香港文化的開放精神。

在面對當代居住空間的想像時,雖然室內面積有限,仍然毋忘保存傳統的一處靈性空間,作為對生命信仰的認真寄託。在這個充滿變化和快節奏的世界中,每日短暫的上香舉動,都成為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和寧靜的時刻。將我們帶入一個超越物質世界的境地,重新聯繫內心的寧靜和靈性。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