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朋友從垃圾桶救了兩隻遭人遺棄的小貓女,問我可會收養。
原意是收養一隻,但見只有掌心大小的貓姐妹,在籠裏依偎磨蹭互舔,此情此景,實在不忍心拆散牠們,所以我最終當上這兩姐妹的媽媽,並給牠們起了名字,姐姐叫「花花」,妹妹叫「珍珠」,現在兩姐妹在我家過着公主般的生活了。
其實別說拆散這對貓貓姐妹,就是生來成雙的玉,我也不忍心分拆給人。
同一石料雕琢出來的翡翠,若能夠配成耳環,就可以避開各散東西的命運了。
能夠「成雙」的玉,小巧的能造成耳環,這時候她們便可幸福地永遠待在一起。但別的種類,例如花件、手鐲等,就未必人人願意一雙的結緣帶走了。
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有哥哥比弟弟俊朗,妹妹較姐姐標緻的。玉石之中,亦不時出現這種現象,源出同一塊玉料,不等於雕琢出來的玉器,質素就會一致。人之常情下,質色較佳的一件,自然多受追捧,而商人為滿足顧客,也不介意分開出售。
只是我愛玉成癡,視玉如人般呵疼,如何捨得叫成雙的玉,落得形單影隻的境況呢?
我有過一對玉金魚花件吊墜,玉匠雕刻時巧絕了心思,分開欣賞時,各如一尾活潑金魚;但合放在一起,就現出她們首尾互銜、圍圈相戲的美景。
只是其中一條金魚的玉質碧綠油麗,另一條色彩略遜,因此即使雕刻構思這樣精絕,但人人都只想帶走「靚」的那一條。
然而,念及同玩同游的金魚這樣失伴,我始終於心不忍,所以多年來,每有人問我願不願意讓出一條時,定必婉轉謝絕。
直至遇上一位有兩個女兒的媽媽,說她想物色有意思的玉贈給孩子們時,我即時想到這對玉金魚。
那位母親對玉金魚清麗的玉質一見鍾情,再聽完我細述雕刻的心意後,更加愛不釋手,認定這是給女兒們的最佳禮物。
我仍記得她拿着玉金魚時說的話:「希望她姐妹二人,像這對金魚一樣,此生此世,永遠在對方身邊團團打轉,相伴不離。」
情真意深的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一闕《畫堂春》,寫有「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正是嗟嘆天不成美,常教世間難得成雙的人或物,散別西東,各自傷神。
所以,我既有緣遇到一對小貓、一雙玉石,又有力守護到她們不致分離,哪敢輕易捨棄其一,叫人間多添兩段離愁呢?
幸福,就是身邊有個伴,人是,貓是,玉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