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的文化儲蓄

因《長安十二時辰》而火爆的馬伯庸,為寫好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常觀察生活中的細微末節,且有方法的讀書,造就今日的成功。

多年沒去書展,今屆入場,只為聽作家馬伯庸的講座。現場聽說,網上登記早已額滿,主辦方為滿足向隅書迷,移師最大的場地舉行。官方說展廳可容納四千人,但左右兩側沒放椅子,少說也有三千觀眾出席。朋友說當日下午余華的講座更火爆,我搶不到位,也沒去排候補,錯過了難得一見的「文化擠提」。

馬伯庸的講座有三千觀眾出席。

 

說回馬伯庸,我和很多人一樣都是在《長安十二時辰》後才關注他。這小說是他辭去正職工作後首部長篇,結果平地一聲雷,這職是辭對了。

唐朝天寶三載上元節前夕,長安城混入了恐怖分子,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在24小時內拯救了長安。一日一夜的經歷,作者竟寫了70萬字,除了劇情峰迴路轉,也因為描寫鉅細無遺。後來我才發現,馬伯庸對長安城的了解,已到了老百姓日常起居都瞭如指掌的地步。小說中的主要角色,個個都有出處,如天才少年李必的原型,是輔助過四朝天子的李泌;男主角張小敬在史料裏只出現過一次,據說是在馬嵬驛兵變第一個把楊國忠射下馬的人。

馬伯庸愛寫大時代小人物,十幾年前就寫過一本書叫《三國配角演義》,專寫三國中不起眼的角色。近作《長安的荔枝》也不是寫唐玄宗與楊貴妃,而是說小吏李善德接到任務,三日內從五千里外的嶺南運送新鮮荔枝回長安,給貴妃賀壽。故事主軸是「如何做到」,但我認為李善德的態度才是整部作品的亮點,「如果失敗,我也想知道我倒在離終點多遠的地方。」不到黃河心不死,或許也是馬伯庸治學的態度。

《長安的荔枝》寫的是三日內從三千里外運送荔枝入長安城給楊貴妃的故事。

 

他被稱作「鬼才」,但才華背後其實都是鍛煉。他會在地鐵觀察陌生人,憑外表給他們設定人物性格和背景,再創作故事。他也會給自己出難題,例如在沙漠發現一塊一噸重的黃金,如何把它運走而不被發現。每次寫長篇小說,更是大型資料搜集的過程。書展中他分享創作《大醫》時蒐集到的故事,這些真實事迹都沒用到小說裏,他竟沒講稿的講了一個多小時,連人名和年份都爛熟於胸。

馬伯庸博聞強記,也不是因為甚麼鬼才,而是他不只一次提到過的一種讀書方法。蘇軾喜歡讀《漢書》,每次重讀都專注看一方面,如人物或地理,多看幾遍便精通了。馬伯庸也遵循此法,讀書時「專求一事」。

如果有一種積累叫「文化儲蓄」的話,那馬伯庸應該是個富翁,也只有這種人,才能做到「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