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17:58 2025-02-03
台灣女星大S(徐熙媛)春節赴日本旅遊期間,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而猝然離世,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港大內科學系傳染病科主任及講座教授孔繁毅分析其死亡風險較一般人高的原因。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則提醒,本港已進入流感高峰期,預料港人新年假期外遊回來後,會再加劇本港流感情況,並建議3招減低外遊感染風險;有專家則推薦遊日防疫包7物,以保安全。
孔繁毅:大S心臟病患或增感染流感死亡風險
據媒體報道,大S一向多病纏身,曾因感冒癲癇復發突然昏倒,心臟亦患有二尖瓣脫垂症(Mitral Valve Prolapse)。孔繁毅接受《星島頭條》網記者訪問時稱,病人若本身患有長期病患或隱疾,如心臟病、糖尿病和長期肺病等,都會引致流感併發症風險增加。但他認為大S的癲癇影響不大,反而心臟二尖瓣脫垂症若本身惡化,如出現二尖瓣倒流(Regurgitation),或本身因二尖瓣問題引致的心臟併發症,會令其流感併發症或死亡風險相對地大。
梁子超:疫後脫口罩兼無打疫苗成「免疫缺口」
梁子超表示,疫情期間大眾戴上口罩,避免了充當「免疫補充」的自然感染,復常後大眾脫下口罩,若加上沒有打疫苗,疊加之下便會出現「免疫缺口」,大幅增加暴露感染及有嚴重併發症風險。他認為在疫後脫下口罩復常的過渡期間,於有疫苗保護下才到人多擠迫地方會較安全。
他指,這種過渡期一般人為一兩年,長者需時較長,小孩亦因過往暴露在病毒的時間短,亦需要較長時間。至於一些生活非常小心、暴露機會少的人士,這段時間的免疫缺口也未能補足。
本港處流感高峰期 新年假期後再加劇
孔繁毅又指,現時本港已處於流感高峰期,相信港人新年假期外遊返港後,會加劇本港流感情況,感染人數會再增加。他亦認為新冠疫情所有人戴口罩引致3年真空期,令整體對於流感等上呼吸道病毒的社區免疫力大減,現時便出現「反彈」,因此這兩年流感疫情的持續時間和嚴重性增加,但他預料接下來慢慢會回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外遊前應提早打疫苗、避去人多地方、佩戴口罩
梁子超提醒,肺炎是感染流感後常見的併發症,部分人除會引致肺炎外,還可能受細菌感染,如肺炎鏈球菌或甲型鏈球菌,均可引致嚴重肺炎,尤其對於一些無打疫苗人士,問題會更嚴重。
他建議市民在前往日本或其他高病發地方旅行時,最好預早兩星期打流感疫苗,高危人士更可考慮打肺炎鏈菌疫苗。同時,要避免到人多及不通風的地方,若真要去可佩戴口罩,並注意手部衞生,減低「中招」機會。
家庭醫生﹕去年12月5病人遊日返港後確診流感
有家庭科醫生亦指,近日流感求診數字上升,不少市民在外遊期間染病。去年12月單日便有5名病人是近期遊日本回港後,周身骨痛並發燒,經快速測試後證實確診流感。
有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表示,早前日本、內地、台灣、新加坡和韓國等港人熱門旅遊地區正爆發流感,預計本港未來數周流感陽性率將超基線,料將流行甲型流感H1N1病毒。而日本天氣較冷,流感個案上升速度較去年早,增加香港在今年1月流感高峰期爆發的風險。倘感染個案數目上升,回港旅客面臨香港天氣轉冷,或增加本地爆發風險,其中50歲以上市民感染後會增加併發症風險。
由於流感屬流行性病毒感染,假如病人未曾注射流感疫苗,通常會發高燒、頭痛、嚴重骨骹痛、肌肉痛等病徵,相較傷風感冒,流感嚴重性,包括併發症、死亡率及傳染性,都遠比傷風病症更多。此外,肺炎是感染流感後常見的併發症,部分人除會引致肺炎外,還可能受細菌感染,例如肺炎鏈球菌或者甲型鏈球菌,均可引致嚴重肺炎,尤其對於一些無打疫苗人士,問題會更嚴重。
台專家推薦遊日防疫7物隨身帶備
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社交平台專頁「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上發文評論,並推薦遊日防疫包7件物品隨身帶備﹕
口罩 | 在室內不通風或擁擠的地方佩戴,室外寒冷時也可保暖。值得注意是,若口罩若濕了,便需更立即更換。 |
酒精乾洗手 | 容量宜準備小於100毫升的,便能帶上飛機使用。建議每當接觸公共設施(如手扶梯或電梯按鈕)時使用。 |
R1優酪乳 | 每天一瓶,有助於腸道健康。 |
維他命C發泡錠 | 一天一顆,搭配鋅的產品,增強自身免疫力。(雖目前無確切證據證明可預防流感。) |
蜂膠噴喉劑 | 在喉嚨不適時可噴用,紓緩不適感。 |
感冒症狀治療藥物 | 可從出發地帶往日本,也可在日本藥妝店購買。他特別推薦:LOXONIN複方藥物,喉嚨痛口服及噴劑。 |
喉糖 | 可作為備用,以紓緩喉嚨痛帶來的不適感。 |
《東周刊》最新一期提早1月25日出版!隨書附送《蛇年行運東勝》
千呼萬喚的《蛇年行運東勝》於1月25日隆重登場,雲集全港9大玄學名家!隨最新第1118期《東周刊》附贈,於便利店、各大報攤發售,記得去買返本睇吓點蛇年如何行大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