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意改裝 衝燈違泊 廣州爆「電雞圍城」之亂︱國際解碼

肆意改裝 衝燈違泊 廣州爆「電雞圍城」之亂︱國際解碼

更新時間:14:45 2025-01-10
發佈時間:14:45 2025-01-10

在廣州,電動單車被稱為「電雞」,是不少市民代步工具。這類電動單車速度雖然比不上以電油作燃料的電單車,但勝在便宜、方便,全市幾乎每四人當中便有一部,當地人戲稱是「電雞圍城」。

目前無論在海珠橋、廣州大道、黃埔大道等主要幹道,龐大的「電雞」大軍經常穿梭在行車路橫行,加上改裝、超速、衝燈、違泊,甚至駛上行人路,成為近年廣州交通亂象,政府不得不出手整肅。

為加強管理,政府上月底推行《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由交警部門執法,向違法司機處以警告或罰款,屢勸不改者,車輛甚至會被扣留。

上月三十日,《廣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第一天實施,交通警員在海珠橋及各繁忙十字路口,截查無掛車牌或懷疑改裝的「電雞」,有司機發現前方有警員,連忙加速,或掉頭離開,場面非常驚險。

事實上,廣州交警去年開始,已在多個路口設置逾百個針對電動單車截查點,對不按照交通燈號、未有在適合車道行駛、逆向行車、未掛號牌等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拍攝取證。

廣州的「電雞」近幾年增長驚人,當地部門統計,截至二四年九月,全市電動單車登記數量五百四十萬輛,比前一年同期多一百四十萬,增幅達三成五,而且每日仍有接近四千輛新增註冊。至於廣州人為何將電動單車稱為「電雞」,有指是這種車高速行駛時發出「吱吱」聲,好像雞叫,也有人認為電動單車在路中行駛,左穿右插,有如雞隻靈活走動。

時速限於二十五公里

「電雞」是一種以儲電池為主要能源的輕便交通工具,外觀似單車,帶有腳踏、鏈條和煞車系統,中國是全球電動單車生產和使用第一大國。根據內地一八年發布的規範,電動單車重量不能多於五十五公斤、電機功率不超四百瓦特、時速限於二十五公里,高於上述標準,便歸入電單車類別。雖然有上述規定,但實際生活中電動單車普遍超速。

一位機電工程人員指,將電動單車解除速度限制,易如反掌。他指商家賣出電動單車時,除可以幫客戶辦理牌照,還可應客人要求協助解速,酌量收取費用,但其實解速非常簡單,像「扭螺絲釘一樣」,而且網上也有不少視頻教授解速方法。

廣東省電動車商會負責人表示,估計一半以上電動單車曾被改裝解速,速度提高到每小時四十五至六十公里,部分甚至可達一百公里,不過車上的儀盤錶,仍然顯示符合規格的時速二十五公里。

居於廣州多年的陳先生,過往以私家車代步,去年中他將車賣掉,再以三千元(人民幣,下同)購入一部電動單車,除平日上下班,假日還可以載着妻子和女兒出外吃飯。他認為,除了下雨天,電動單車相比私家車全勝,因為駕電動單車不會塞車、速度甚快,最重要是節省油費和停車費,買入差不多半年便能回本。

交通傷者八成涉及電雞

電動單車優點多多,廣州人對它卻是又愛又恨,原因是電動單車近年數目暴增,廣州老城區不少路段缺乏相應的非機動車道,導致電動單車在繁忙公路與大型車輛並肩而行,存在安全隱患。內地傳媒統計,當地涉及電動單車交通意外受傷個案,佔各大醫院創傷骨科病人六至八成,其中一家大型醫院急症室主任醫生透露,今年上半年該醫院接收的交通事故傷者,近八成涉及電動單車,共三百二十多人。

此外,廣州市很少電動單車停泊位,司機隨街亂放堵塞行人路,有些巴士站的排隊空間更被大量電雞佔滿,乘客要側身走過,甚或被逼冒險走出馬路。

廣州電動單車井噴式增加,有市民認為是新冠疫情「後遺症」。當年為防疫實施多項嚴格措施,市民外出不敢坐地鐵,的士又嫌貴,電動單車是十分便利的選擇,因而疫情過後,電動單車幾乎成為每家每戶必備交通工具;以廣州一千八百萬人口計,每四人便擁有一部電動單車,如今老人家到街市買餸、打工族上下班、家庭主婦接送子女上學,都離不開電動單車。當局指電動單車已成為市民繼步行、私家車後的第三大交通方式。

電動單車越來越多,對廣州市民造成困擾,市政府早前頒布新《規定》,共八章五十五條,主要針對改裝、超速、衝紅燈。新規之下,經營者非法改裝電動單車,最高可被罰款五萬元;被抓到三次以上,罰款十萬元;駕駛非法改裝的電動單車,被捉到後需要將車恢復原狀,並處以五百元罰款;另外逆行、醉駕、用電話和超車超速,只要違反其中兩項,公安交警便會作出警告,罰款二百元。

如三次以上交通違法行為未有處理,電動單車擁有人和司機,經交警部門通知後仍拒不接受處理,交警部門可以扣留車輛。

廣東省公安廳將會對外賣、速遞行業的電動單車進行專用車牌管理。
廣東省公安廳將會對外賣、速遞行業的電動單車進行專用車牌管理。

限速令外賣小哥遲大到

廣州市加強電雞管理,列明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被稱為「史上最嚴」,最受影響是爭分奪秒送餐的外賣小哥。

在廣州送外賣的楊先生指,電動單車限速十五公里令他們十分為難,現時很多外賣平台限在三十分鐘內完成送餐,除非平台放寬,否則絕對不可能準時送達。他苦笑說:「限速之後,很多人踏單車或者跑步都比我們快。」 

官方則指,限速十五公里並不是新規,根據《中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單車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十五公里。

不過,廣東省公安廳理解外賣行業在新規下的難處,表示今年上半年將會對外賣、速遞行業的電動單車進行專用車牌管理,牌號由企業申請,但僅限該企業員工使用。同時交警部門亦會督促配送平台優化算法,放寬配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