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2:43 2025-01-05

校園霸凌是一個古今中外都存在的問題。不過在日本,校園欺凌事件卻連年有增長趨勢,誇張到就連德仁天皇獨生愛女亦曾深受其害,一度不願返學。
日本文部科學省早前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全國超過四十一萬中小學生寧願缺課,留在家中,也不願回到學校這個「修羅場」被同學欺凌。儘管當局認為,缺課的原因是新冠疫情養懶學生,但校園欺凌愈演愈烈,卻求助無門,甚至有學生在絕望下走上輕生不歸路。
日本文部科學省日前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二三年度學期,當地全國小學、初中缺課三十天以上的學生接近三十五萬人,佔全國總學生人數百分之三,比上一個年度激增四萬七千多人。
當中,小學生有逾十三萬人、初中生逾二十一萬人,人數連續十一年增加,創下歷史新高。若加上六萬八千多名高中生缺課,就有逾四十一萬名學生拒絕上學。

文科省在今次調查中是按學校掌握的資料、數據加以分析,作出結論,而非校方單方面認為的原因。當中逾三成二學生以「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為由缺課最多,其次有逾二成三學生認為「不安或抑鬱」。
文科省的分析認為,越來越多監護人任由孩子選擇不去上學,加上校方對需要特別照顧的孩子支援力度不足,也是缺課人數增加原因。然而,調查又發現,全國有多逾八成三、即三萬多間學校,曾發生欺凌事件。
其中,小學就有近五十九萬宗、初中有逾十二萬宗、高中則有一萬七千多宗。人數比上年度增加四萬七千多人,增幅逾一成半。其中一千三百多宗「重大事態」中,有四百九十宗為校方在發生嚴重傷害前,未能掌握欺凌情況,文科省指正為及時調查自殺和逃學等「嚴重事件」教育政策提出修訂。
天皇獨女也受欺凌
事實上,有關日本校園欺凌的新聞不絕於耳,就連日本德仁天皇的獨生愛女愛子公主也不能避免。一○年有媒體爆出,愛子八歲起就多次遭同學欺凌,甚至有男生將她圍堵在更衣室內,讓愛子造成心理傷害,一度連續幾個月都不願意上學,其後愛子公主更患上厭食症,經過多年治療後才走出陰霾。
二一年三月,十四歲女學生廣瀨爽彩被發現凍死於北海道旭川公園,雖然她母親控訴是廣瀨生前被欺凌而自暴自棄,但涉事學校否認欺凌一事,直至媒體報道連串細節,終令當局成立第三方委員會調查。調查結果確認廣瀨生前的確有被欺凌,更揭露六項變態欺凌行徑,包括強逼她拍淫照、當眾自慰及威逼到她自殺等,事件令社會譁然。
針對校園欺凌現象,日本政府多年來實行過不少補救措施。一三年,國會通過《校園欺凌預防對策推進法》,將校園欺凌納入法律調整範圍,然而效果甚微,不少學者分析指或與日本本身文化有關。日本著名學者中根千枝曾指,日本是一個高度集中型社會,在財富及權勢外,亦會再加上年齡、年資來區分尊卑,在日本只要年齡大、年資長,就能成為「上位者」,因此,每一個日本人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


然而,權傾朝野的日本首相也被校園欺凌牽連。二三年三月,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進行街頭演講時,二十四歲青年木村隆二向他扔爆炸品,雖然發出白煙,幸沒大殺傷力,並未造成傷害,岸田的隨行保鏢及警衛迅速將他制服拘捕。據媒體報道,木村隆二在學期間曾遭受校園欺凌,本想參選改變日本,惟年齡問題未能參選因而懷恨在心,遂以刺殺首相作報復。
日本的學校也是高壓環境下的「加害者」。為禁止學生染髮,東京有多達六成、約九十八間高中,要求學生入學時,必須遞交「地毛證明書」,列明學生天生髮色;其中還有十九間高中,必須附上學生幼兒或國中時期照片,藉以比對頭髮顏色。
除不可染髮外,日本學校更有不少千奇百怪「校規」,例如以「會令男同學興奮」為名, 規定女生髮型不可露出耳朵。據二○年調查,單是九州福岡市內共六十九所國中,超過八成就有「指定內衣顏色」校規。校方甚至要求所有男女學生齊齊
站在走廊,排成一列拉高襯衫讓老師檢查,如穿非白色內衣,更須當場脫掉。
由於加害者遍布社會各階層,校園欺凌幾近成為日常,造就不少日本人對生育下一代變得審慎。厚生勞動省公布人口動態
統計,二三年日本生育率已降至一點二, 新生兒數量全年僅得七十二萬多人, 連續八年創新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