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7:05 2024-03-09

近年學童近視情況越益嚴重,香港中大學醫學院團隊研究使用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結合紅光治療,初步發現減慢加深速度成效逾9成,且無副作用。有參與研究4個月的學童甚至近視「回退」,不用再戴眼鏡。團隊形容案例鼓舞,指會再進行3年研究,待有足夠數據驗證療效和安全性後,6年內可成為近視的普及療法。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副教授任卓昇指出,近視加深的原因之一是鞏膜缺氧,因此增加脈絡膜血液流通可直接減緩近視。團隊早前進行全球首個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的隨機安慰劑對照組雙盲研究,發現0.05%阿托品眼藥水可將近視加深速度減慢67%,並減少近視發病47%。與此同時,研究亦發現使用波長650nm的低劑量紅光,可刺激眼底血管一氧化氮釋放,擴張血管提升血液流通,使脈絡膜增厚,有效控制眼球增長與近視加深,接受紅光治療一年能減緩近視加深達75%。
為進一步提高控制小童近視的效果,中大團隊最新研究以低濃度眼藥水結合低強度紅光治療。現年6歲的區姓小朋友去年10月發現雙眼各有150度近視,她參與研究後,每晚滴一次阿托品眼藥水,同時每日進行兩次、每次3分鐘的紅光治療。持續4個月後,至上月底覆診時發現近視出現回退,其中右眼已沒有近視,左眼近視減至25度,無需再佩戴眼鏡。
任卓昇強調,區小朋友只是初期案例,但已顯示混合療法十分有效,在減慢學童近視加深速度方面的成效超過9成。他指會繼續進行研究,並需要招募更多兒童參與,希望能取得足夠數據證實療法的效果和安全性,預計將來有助小童控制及減慢近視速度,甚至預防近視。
團隊現招募近視在100至1,000度之間、雙眼近視度數差距少於200度、散光少於250度的4至12歲兒童參與混合療法研究,本月中截止報名,詳情可WhatsApp 9137 1925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