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利廠房內設有多個智能機械臂,自動將金屬板與工字鐵焊接起來。
新型工業發展 結合AI與機械 直擊港商打造智慧工廠|頭條新聞
更新時間:18:37 2024-03-01
發佈時間:18:37 2024-03-01

由工業專員(創新及科技)葛明領導的「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本周一正式成立,以產業導向為原則,推進新型工業化,逐步落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

本刊連月走訪香港及深圳,了解多位積極參與發展新型工業的港商,直擊他們的生產基地,如何結合AI與機械,打造智慧工廠,當中涉獵不同產業,由食品加工、保健品開發到大型鋼鐵,以至用於工業生產的壓鑄機都有。有港商開發的技術領先全球,產品已配備智能系統,吸引海外巨企邀約合作,亦有企業成功提產提量迎合市場需求。

政府不論在資金或技術均早已提供一籃子支援,經優化的「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今年初已接受申請,當局樂見更多香港企業發展新型工業,利用科技優化生產。

說起新型工業,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董劉相尚創立的力勁科技集團可謂佼佼者,集團總部設在香港,主力研製及銷售壓鑄機、注塑機和數控加工中心,近年更設立智慧工廠,配備智慧化管理系統、碳排放即時監測系統及工業機器人等,至今在全球擁有十二個現代化生產基地。

力勁去年率先推出一萬六千噸超大型智能壓鑄設備,穩佔全球龍頭位置,連美國著名電動車廠亦成為其客戶。本刊早前到其設在深圳的生產基地,據了解,該廠曾替相關美國電動車廠研發新式壓鑄機。

劉相尚透露相關內情,「一九年該車廠代表邀約見面,急於訂製六千噸壓鑄機並做到『一體成型』,這要求超越了當時行內普遍技術水平,相信沒甚麼行家肯接。」所謂「一體成型」是指壓鑄機可將電動車後底盤一次過製成,省卻焊接多個部件的工序,劉相尚當日一口答應後,便率領團隊埋首研發,並在同年取得技術突破,翌年順利交付。

劉敢於接受挑戰的自信,源於他在七九年創業以來都是靠自主研發有關,所研發的壓鑄機更比進口的平一大截,當其他商家要自己揼本提升技術搶生意之際,他的客戶卻願意預先支付巨款,讓他研發度身訂造的生產機器。

壓鑄一體成型電動車底盤

他笑言:「研發有風險但要敢於嘗試,況且我以前研究的鑄造玩具車都是一體成型,現在可以由壓鑄玩具車做到壓鑄電動車,也很有滿足感。社會需求不斷演變,現在講求智能化、電子化,新型工業都是配合新的需求而出現。」

多間香港企業在政府協助下近年紛紛建立智能生產系統,一九五四年成立的和利鋼鐵是本港供應、設計加工及焊接的鋼鐵廠,兩年多前新設四條生產線,利用自動化機械臂燒焊,去年底更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研發便攜式機械臂焊接系統,經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獲得約四成經費資助,和利便斥資設立兩間新廠房。

現場所見,廠內多個機械臂自動將金屬板與工字鐵焊接起來,有別以往每條生產須由兩個師傅在工字鐵兩端多次燒焊,現時只須一個師傅打理一條,甚至兩條生產線,利用智能系統控制多個機械臂同步焊接,過程只需確認焊接位置及透過屏幕監察。

和利集團行政總裁黎鍔威八○年代接手家族生意,他說:「早於八年前引入等離子切割機時,以學習及了解技術心態,摸索如何運用機械人提升生產力。」

眼見集團其中一個業務是供應工字鐵到地盤作樓房樁柱,但多條工字鐵垂直焊接後難以運送,只能由焊接工人到地盤即場燒焊,須長期蹲在同一狹窄地方,加上夏天工地酷熱,考驗工人體力。黎鍔威說:「焊接業少人入行,不少師傅日漸年長,為讓他們在更安全及舒適環境工作,我便加緊開發智能機械臂。」

各組機器自動協調運作

便攜式焊接機械臂約重二十公斤,可運至地盤使用,和利與生產力局團隊更把焊接技術轉化成圖像化程式,只須介面輸入機械臂移動速度等指令,機械臂便自動運作。

食品工業方面,怡加新(香港)實業供應新鮮蔬果汁飲品,其董事總經理陳嘉新說,一八年公司曾翻新廠房時,發現買回來的新機器並不適用而損失高達七位數字,眼見產量滿足不到市場需求,二○年在生產力局支援下設立智能生產線。

怡加過去的生產線是由多部獨立運作機器組成,需要人手搬運半製成品,現在新廠房,改用智能系統後,可協調各機器自動運作,由粟米拆粒、磨漿、灌漿入樽、封鋁箔及上樽蓋、貼標籤,以至高溫消毒均是一條龍生產,效能提升約十倍至日產一萬支飲品。加上有智能感應器收集及監測數據,可以改良殺菌技術,令產品保鮮期由十日延長至三十日以上。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今年初在生產力局起動大會上宣布,政府優化的「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接受申請。多個企業分享發展新型工業成果。其中位元堂藥業控股執行董事鄧蕙敏表示,藥廠新設中成藥自動包裝系統,結合智能機械人、機械視像、機械結構和控制軟件等技術,提高質素及產量亦改善工作環境以吸引新人入行。

聖安娜餅屋董事總經理楊海濤則透露,集團引入工業物聯網及智能數據分析系統以實時監控生產線外,更用於改良及穩定產品質素,「以往焗菠蘿包要焗至甚麼色澤是最好,不同的師傅有不同標準,未來希望透過用人工智能作統一判斷。」

智能系統助研發個人化產品

此外,近年在港業務十分活躍的家得路天然健康集團,直接投放逾億元,在大埔打造智能生產中心,設有一個智能倉庫,以及超過十條智能生產線,相關項目更經「再工業化資助計劃」獲批七百九十萬元資助,預計中心今年內全面投入運作。

其集團主席及行政總裁陳家偉說:「中心內所有工序,由產品配方、供應鏈管理和智慧倉儲等,整個產業鏈均利用人工智能監控,可實時了解生產數據,有助研究提升管控,從而大幅提升生產效率,並減少消耗資源及環境污染。」

中心可全天候不停運作,配合智能大廈管理系統,自動調控室內燈光及溫度。陳家偉更計劃日後擴充規模,並與本地大學及研究機構合作研發新配方,以及提供個人化、可度身訂製的產品。

他展示樓高十五米的智能倉庫,配有六軸工業機械手臂高速輸送系統,以及八部機械人,每小時可處理超過二百張訂單,可在夜間無人下自動理貨,更可做到「上存下揀」,存貨能力較一般倉庫高逾五倍。

「香港做工業最難是找到足夠地方設廠,以及聘用人手營運,不過目前透過科技可活用空間、節省人力。」陳家偉說,香港備有完善的金融服務,有助就發展新型工業融資及提供資金,加上穩健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完善司法制度,以及CEPA零關稅政策下,企業易於開拓大灣區及內地市場等獨有優勢,所以對香港新型工業前景感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