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1:45 2023-11-21

港人時興北上消費,阿里巴巴(9988)旗下的新零售盒馬鮮生已成為港人去深圳執平貨的「聖地」之一,另一個是沃爾瑪(WMT)的「會員制超市」山姆,連香港視帝陳豪都去「血拼」。與盒馬和山姆鬥得你死我活的美國Costco(COST)開市客,位於深圳龍華首間旗艦店亦將於明年首季加入戰團。
內地實體超市向來是最難賺錢的生意之一,但山姆做起的新零售會員制超市竟成逆市奇葩,是近年唯一有增長的實體零售業。消費者要先買會籍才能入場購物,超市則透過大量採購、狂谷自有品牌和倉儲銷售合一壓低成本,一邊賺取會員費,一邊薄利多銷。
盒馬除了主攻新鮮食品的超市盒馬鮮生和折扣店盒馬奧萊外,旗下盒馬會員店更是第一間內地超市殺入會員制市場。早前市傳盒馬最快本月在港上市集資備戰,上星期卻疑因估值不達標而擱置,不但連累阿里股價暴跌,爭做新零售一哥的大計亦應聲受挫。
上周五,阿里巴巴股價大插一成,淪為當日表現最差的藍籌股。阿里市值突然蒸發逾千億元,源於三單不利消息,一是流傳創辦人馬雲家族計劃減持,二是暫不分拆雲計算業務,三是新零售業務盒馬IPO亦被叫停。
盒馬是阿里旗下的新零售平台,市傳最快本月乘着雙十一節在港招股,其後疑因上市估值不達標,阿里因此擱置集資計劃。有消息指阿里早前為盒馬進行私人融資時,上市的目標估值介乎六十億至一百億美元,但最新估值只有約四十億美元。
其實撇除估值疑似縮水,阿里若將盒馬推上市,估計不少港人會有興趣,事關通關後流行「反向」北上消費,其中一個執平貨的「聖地」,就是深圳的盒馬鮮生。
盒馬近年靠兩大招數搶市場,一是打價格戰,二是用自有品牌的「爆款策略」吸引消費者。上月中,多個深圳消費貼士群組大力推介去盒馬鮮生,指發現超巿內的大閘蟹價錢低至九十九元四隻,還提供即買即蒸服務。
鬥減價平到港人笑
其後不斷有港人湧去深圳的盒馬搶購大閘蟹,由於售價平香港一半有多,不少人乾脆蒸熟後帶返香港慢慢歎。其中盒馬的福田皇庭廣場店、蓮塘口岸聚福店和深圳灣口岸香悅裡店,一個周末的大閘蟹銷量就佔了深圳二十七家門店總銷量的四成。單是最多港人幫襯的皇庭廣場分店,一個周日便賣出近三千隻大閘蟹,非常誇張。
在大閘蟹之前,盒馬已出現過一次平通街的搶購潮,就是不用四十元人仔一盒的「無錫水蜜桃」,吸引大量北上港人掃貨,超市的現金通道甚至乍現長長人龍。
自八月以來,盒馬與死對頭美國沃爾瑪的山姆會員店開始打新一輪價格戰,由主要戰場上海一直打到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火頭源自盒馬針對山姆風靡《小紅書》的自家爆款網紅甜品「榴槤千層蛋糕」推出「移山價」,意指以「愚公移山」的匠人精神將最具性價比的商品帶給顧客。雙方賣的榴槤蛋糕由一百二十八元人仔直劈至五十多元,期間吸引到不少港人搶購。
至上月,盒馬突然作出長期打仗的經營策略調整,明年春節前將旗下三百五十間盒馬鮮生門店全部轉為「折扣超市」,並再燃起減價戰,盒馬鮮生線下門店五千多款商品全面減價,包括乳製品、方便速食、洗護產品、冷凍肉禽等,普遍減幅高達兩成。
折扣模式長期打仗
據盒馬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侯毅分析,內地超市未來是「存量」市場,要靠劈價將現有消費者從競爭對手中搶過來,意味內地三大新零售超市龍頭山姆、美國Costco和阿里盒馬會不停鬥正鬥平鬥餐飽。盒馬想跑出,就要大手筆提升採購、供應鏈、倉儲和配送系統,投入的資金難以估算。
今次盒馬剎停上市,一方面是港股不濟估值不到價,另一方面是盒馬擴大減價戰,勢必衝擊毛利率,有機會影響短期業績。即使山姆和Costco,毛利率亦只能維持在一成至一成半偏低水平,賺錢靠的是生意規模薄利多銷;加上盒馬轉型仍在摸索階段,上市後就要背負業績和公眾股東的壓力,現時分拆時機顯然未夠成熟,在美股瀕臨退市的對手每日優先(MFLTF)正是前車可鑑。
獨立股評人鄒家華認為,阿里暫緩分拆盒馬上市其實有跡可找尋。「消費類公司估值一般不高,而且『井噴式』發展已經過去,阿里今次拆唔到盒馬,應該係估值問題。」
一五年成立的盒馬,是阿里搶攻內地新零售的旗艦,集超市、餐飲和菜場於一身,主打新鮮食品,在內地以至全球建立供應鏈引入時令產品,再結合實體店和網購銷售。其後盒馬不斷嘗試開拓不同類型的實體店,包括盒馬mini、盒馬菜場、盒馬集市等,惟成績參差。
到一九年阿里重組架構,盒馬直接向當時的主席張勇匯報,兩年後升級為獨立部門,母公司阿里決定不再無限期輸血,搵出一條賺錢模式成為盒馬的當務之急,於是不斷重整五花八門的業務,將缺乏成本效益的門店斬纜,如全面收縮「縮水版」盒馬鮮生的盒馬鄰里,侯毅曾透露盒馬去年開始賺錢。
盒馬默默起革命,最終改革為以四瓣業務搶灘,一是港人最為熟識、主攻超市的盒馬鮮生,二是做街坊生意、售價較盒馬鮮生親民的盒馬奧萊,三是主打三、四線城市社區的盒馬鄰里,最後就是二○年開始搶攻、近期最火爆的「會員制超市」的盒馬會員店,目標是力撼山姆和Costco。
過去二十年,結合超市與百貨公司的大賣場曾經雄霸內地零售業,家樂福、大潤發、歐尚等相繼進軍中國,反而行會員制的山姆最初不算成功,一來消費者購物前要先付會費入會,但當時負擔得起的中產階層未成氣候;二是早年內地人還不習慣一次過購買大量貨品。
會員制成逆市奇葩
及至○四年,會員制超市PriceSmart撤出中國市場,另一間萬客隆到○七年亦要收縮業務,後來被韓國的樂天收購。至於九五年已進入中國的德國麥德龍,一直在會員制和大賣場之間左搖右擺,一○年嘗試取消會員卡轉型做大賣場,但業績未見起色,一九年將中國業務售予物美超市,再度轉回會員制。兩年後物美易名物美科技向港交所(0388)申請上市,後來無疾而終。
直至以阿里巴巴為首的網購崛起,大賣場開始由盛轉衰,甚至反過來被網購巨企吞併,例如阿里收購了擁有歐尚及大潤發兩間大賣場的高鑫零售(6808),早前又曾傳出京東(9618)有意買起A股的永輝超市。
然而隨着網購吸納新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就算阿里亦要諗計突破困局。一九年會員制超市Costco殺入上海開設第一間旗艦店,居然一炮而紅出現搶購潮;山姆亦差不多時間在上海開設第二間分店,一時間會員制超市變成新零售的救生艇。
根據歐睿諮詢的研究,近年內地主流實體零售業中,只有會員制超市的收入有增長,增幅甚至超過發源地美國,單計去年銷售額由四年前的十八億美元暴增了超過一倍,達三十七億美元。
有內地零售業人士分析,Costco爆紅主要是選對時機入場,因為當年中國人均GDP首次突破一萬美元,私家車超過兩億輛,消費得起的中產漸多;加上社交媒體興起,網民開始分享生活方式,會員限定的大量自有品牌和「網紅產品」成為新潮流,例如山姆的「瑞士卷」、盒馬的「甜心草莓霜淇淋」等等,去逛大型會員制超市變成一種網絡相傳的沉浸式消遣,消費者為此願意開車幾十分鐘前往和支付年費。
盒馬會員店至今仍未進軍深圳,港人常去的是不用入會亦可幫襯的盒馬鮮生。相反最大競爭對手山姆最早在深圳插旗,近期更成為港人周末假日北上掃貨的熱點,貪其性價比高。視帝陳豪近日身處深圳拍劇亦有去山姆血拼,被多名粉絲野生補獲。有香港網民甚至嗅到商機,在社交媒體推出山姆跨境代購服務。
去過深圳山姆的鄒家華說,會員店突出的就是一站式購物。「佢哋賣啲嘢大量而且大份,仲可以買埋電視機同其他家電。會員店最重要係會員數目,因為用量做營業額;盒馬發展會員店有網上的協同效應,只要培養到客戶忠誠度,未來的毛利同毛利率有機會提升。」
性價比高港商閉翳
沃爾瑪早於二○年的財報中,已提及山姆在中國銷售增長強勁的大趨勢,將成發展重心。根據集團最新公布的第三季業績,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淨銷售按年增長超過兩成半,達四十五億美元,當中山姆到店的客流量繼續攀升。根據山姆官方網站,在中國共有三十七間分店,其中三間位於深圳。
由於會員店看似有「錢」途,盒馬入局後,其他內地大賣場亦紛紛加入戰團,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山姆和盒馬最大對手Costco,今年初先在上海浦東開新店,深圳龍華店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幕,與山姆的龍華店只有約十五分鐘車程距離,近日職員已拿着流動QR CODE叫人提早入會,會費即減一百元人仔。
隨着Costco在深圳開業,市場不排除盒馬會員店亦有機會殺入深圳,與Costco和山姆正面交峰。近日盒馬的實體店大劈價,瞄準的正是山姆,是繼「榴槤千層蛋糕」後發起的第二輪減價戰。愛上深圳消費的港人自然樂見幾大超市越鬥越平,但對不少面臨高昂租金和人工的本港零售商來說,相信會更加難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