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14:11 2025-11-20
發佈時間:14:11 2025-11-20
發佈時間:14:11 2025-11-20
近期有市民在網上爆料,指自己遭遇一種「非常不尋常」的電話詐騙。不同於以往騙徒被揭穿後便迅速消失,這次對方反而採取持續來電的方式,短時間內不斷撥打電話,企圖以「澄清」身份的手法混淆視聽,令受害人懷疑真假。事主直言:「如果唔夠冷靜,真係會畀佢呃到。」
自稱官方部門 謊稱身份被盜
事主在「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及討論區」專頁發文,憤怒表示自己接到一個自稱「廣州教育局」的來電。對方不僅能準確說出他的身份證號碼,還聲稱有人冒用其資料在內地註冊公司。
由於熟悉詐騙套路,事主立即識破並直斥:「你係騙徒,唔好再浪費時間。」原以為事件就此結束,豈料騙徒並未收手,反而展開連環來電攻勢,聲稱要「澄清」自己並非詐騙。
十分鐘九次騷擾
事主上載的截圖顯示,騙徒在十多分鐘內,先後使用至少三個不同的香港及內地號碼,連續致電九次。即使事主逐一封鎖,對方仍不斷更換號碼繼續來電,鍥而不捨的程度令人震驚。
他分析,這是一種新的心理戰術。過往騙徒一旦被揭穿便會迅速掛線,但這次卻反其道而行,以密集騷擾方式製造壓力,令受害人懷疑「是否真有其事」。他提醒,若缺乏警覺,容易被誤導而聽信騙徒的說法。
網民建議:拒接最穩妥
帖文引來大量網民留言,大家紛紛分享應對方法。最常見的建議是「不明來電,一律不接」,避免與騙徒展開任何對話。有網民表示:「唔好接,唔好cut線,等佢響完再封鎖。」亦有人強調,聰明的做法是連第一通陌生電話都不要接聽。
部分網民補充,若要封鎖號碼,最好讓電話響完再手動處理,逐個擊破。即使騙徒持續來電澄清身份,最重要仍是堅守「不相信」的原則。
幽默回應 化解煩惱
除了嚴肅的建議,也有網民提出幽默的「反擊」方式。有留言笑言可以直接「認罪」,叫騙徒「上嚟屋企搵我」;亦有人建議反過來冒充公安,致電回去質問對方「咩事」。雖然這些方法未必實際,但也反映市民對詐騙電話的厭倦與無奈。
來源:「香港突發事故報料區及討論區」FB
最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