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隨阿里騰訊 京東極速領牌攻港 辣㷫6000億保險市場爭奪戰︱封面故事

緊隨阿里騰訊 京東極速領牌攻港 辣㷫6000億保險市場爭奪戰︱封

更新時間:13:26 2025-10-29
發佈時間:13:26 2025-10-29

本港保險界風起雲湧,盈拓主席李澤楷的富衛(1828)在港交所(0388)上市不久之際,京東(9618)近日不動聲色成功取得牌照,並隨即成立「京東保險顧問(香港)有限公司」招兵買馬,正式向本港保險市場下戰書。

早在京東之前,阿里巴巴(9988)創辦人馬雲率先透過雲鋒金融(0376)參與收購美國萬通保險亞洲,將其融入阿里生態圈,其後騰訊(0700)夥拍高瓴資本和英傑華人壽,推出香港第一間互聯網壽險公司Blue。

三大科企在保險界擴張勢力,無非看中中港市場仍高速增長。其中本港保險市場規模已突破六千億元,今年上半年壽險新造保單保費,已超過一千七百億元,按年大升五成,幾大保險股友邦(1299)、保誠(2378)、宏利(0945)等,包括香港的亞洲業務亦都交出一份強勁的中期業績。如今新舊玩家埋身較勁,勢必好戲連場。

上星期初,京東有意進軍香港保險業的消息傳出,為保險市場投下深水炸彈。事隔兩天,翻查保監局網站,顯示京東旗下公司Jingda HK Trading Co., Limited已於十月十四日獲批「保險經紀」(Broker)牌照,可經營的業務為一般及長期業務,包括投資相連壽險,負責人(RO)為林志全,曾任職兩間持牌保險經紀公司,約有六年經驗。

獲牌兩日後,Jingda HK迅速改名為「京東保險顧問(香港)有限公司」,由京東旗下「京東創新資訊科技」全資持有,董事為與京東印尼分公司總經理同名的章力。

與此同時,京東在內地及香港的招聘平台招募合規負責人、保險顧問、運營總監等職位,部分明確要求應聘者持有相關的保險資格,至少五年保險工作經驗,可以支援銷售團隊或保險營銷,並提供專業的保險方案,列明工作地點在香港,個別崗位更註明「能做保險經紀牌照的RO」。 

攻經紀業務快速入市

京東如斯馬不停蹄籌建保險團隊,原因之一估計是企圖盡快追回與阿里和騰訊在香港的差距。阿里系早於一七年透過馬雲旗下雲鋒金融聯合螞蟻集團等,以一百三十一億元收購美國萬通保險亞洲,將其融入阿里生態圈。截至今年六月底,萬通半年的新造業務年度化保費按年大增逾倍,新業務價值錄得八成一增長,總保費及費用收入按年增長兩成九。

一八年,騰訊聯手高瓴資本與英傑華人壽回擊馬雲,推出香港首家互聯網壽險公司Blue,主攻保險數碼化,配合科技銷售高性價比的保險產品,並提供二十四小時網上平台投保。近期Blue積極將銷售渠道拓展至線下,目標兩年內引入超過一百間保險經紀為合作夥伴。

雖然阿里和騰訊涉足的都是保險公司,今次京東卻選擇以「保險經紀公司」身份進入香港市場,世運保險顧問主席羅少雄認為是明智之舉,「京東可避開保險公司的高資本要求,從而快速進入市場,與全港保險公司合作。」一名本港網上保險平台管理層表示,不排除京東將來會收購或入股本港的中小型保險公司,但相信現階段會集中搶攻保險分銷。

世運保險顧問主席羅少雄認為,京東選擇以「保險經紀公司」身份進入香港市場是明智之舉。
世運保險顧問主席羅少雄認為,京東選擇以「保險經紀公司」身份進入香港市場是明智之舉。
京東近年積極進軍本港市場,包括早前殺入電商業務。
京東近年積極進軍本港市場,包括早前殺入電商業務。

爭取與保險公司合作

最新數據顯示,香港有逾八百間持牌保險經紀公司和一萬多名持牌保險經紀。現時香港知名保險經紀公司有新域保險(Nova Insurance)、灣區保險經紀(Bay Insurance Brokers)等,此外也有大型的跨國保險經紀公司,如達信、怡安等,將會是京東的競爭對手。羅少雄分析道﹕「保險最重要是數據及風險評估,而大數據、科技正正是京東最大優勢。」

根據香港相關規例,作為保險經紀公司,京東代表投保人,可與數目不限的保險公司合作,再按客戶需求物色最合適的保險產品。至於另一種保險代理(Agent)牌照,最多只能代表四家保險公司賣保單,其中壽險公司不得超過兩家,向客戶推銷其代表的保險公司產品。

儘管京東是三大科企中最遲殺入香港保險市場,早於一三年集團已在內地涉足金融領域,從消費貸、支付起步,逐步滲透保險市場。一八年,京東斥資近五億元入股安聯財險,其後公司易名「京東安聯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之後京東增持股權至三成三,成為第二大股東。

現時京東在內地已組成「財險+經紀+代理」的全牌照陣形,由京東科技全資持有。二四年京東安聯財險保費收入突破百億元,其中互聯網渠道佔比超過六成,已累積豐富銷售經驗。

同時,京東依託「京東金融」App,與中人壽(2628)、平保(2318)等逾十間內地大型保險機構合作,在程式內上架及銷售他們的保險產品,業務與今次在港成立的「京東保險顧問」相近。京東用戶只須登錄京東App,就可以直接購買所需保險產品,並享有專屬客服服務。

有保險業人士估計,京東的香港保險模式,將複製其內地經驗,平台接入多家保險公司,以大數據及AI為核心,分析用戶購物習慣、健康紀錄等數據,然後推薦最適合的產品如壽險、旅遊、醫療計劃等。一九年京東與中銀香港(2388)及怡和集團合資成立的數碼銀行理慧銀行(Livi),已涉獵本港網上保險分銷,自二二年起與中銀人壽、富衛合作銷售保險產品。

該名保險業人士續道:「對內地人來說,跨境投保聚焦在大型國際險企,例如滙豐(0005)、友邦等,但在不熟香港保險市場下,若能在一個他們熟悉或信任的平台上,選擇合適的保險公司及產品,而且有專業的保險團隊跟進,將大大增加跨境投保的信心及便利性。」

截至今年六月底,萬通半年的新造業務年度化保費按年大增逾倍,新業務價值錄得八成一增長,總保費及費用收入按年增長兩成九。
截至今年六月底,萬通半年的新造業務年度化保費按年大增逾倍,新業務價值錄得八成一增長,總保費及費用收入按年增長兩成九。
保監局數據顯示,疫情開關後,香港迎來新一波內地客來港投保潮。
保監局數據顯示,疫情開關後,香港迎來新一波內地客來港投保潮。

各路人馬搶攻大灣區

其實不論京東或其他保險公司,看中的「肥豬肉」之一正是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機。大灣區9+2城市總人口超過八千六百萬,經濟總量逾十二萬億元人民幣,佔中國GDP一成一,但有調查顯示,保險滲透率除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外,其他城市普遍不足一成,八成大灣區市民沒有購買香港或澳門保險產品的經驗,但他們對跨境保險表現出濃厚興趣,特別是重大疾病保險和醫療保險。

保監局數據顯示,疫情開關後,香港迎來新一波內地客來港投保潮。去年源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達六百二十八億元,創一六年以來新高。單計去年第四季,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為一百六十一億元,按年飆升逾三成。市場預期,今年相關數據將繼續攀升,尤其是香港保險市場監管完善、產品多元化,對內地客戶極具吸引力。

翻開幾大保險股友邦、保誠、宏利、永明金融等中期業績,表現都相當強勁。例如友邦上半年新業務價值按年升一成四,香港加上內地市場已佔了新增業務價值六成,新業務價值利潤率由二四年的百分之五十四點三,升至百分之五十七點五;保誠上半年的香港市場新業務利潤按年增長一成六,內地訪客與本地市場貢獻最大盈利。

富衛集團早前成功在港上市,明言會大力投資數碼科技,利用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提升客戶體驗和營運效率。
富衛集團早前成功在港上市,明言會大力投資數碼科技,利用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提升客戶體驗和營運效率。

AI應用兵家必爭

除了中港保險市場增長空間巨大,更關鍵的是政策東風。中港正積極研究「跨境保險通」及在大灣區設立售後服務中心的可行性,未來內地客戶將可更方便地處理索償和查詢等事宜。

羅少雄直言,不同於單純的線上保險平台模式,京東擁有龐大的零售客戶資料庫,對大灣區客戶情況了解深入,這些數據在保險產品設計和風險定價上極具價值,能為客戶配對最合適的保單,增加投保率。此外,京東深度整合了電商平台和金融服務,能提供一站式服務。

事實上,以往本港的保險產品,尤其人壽保險主要依賴保險代理,較少透過線上保險平台銷售,直至新冠疫情爆發後,越來越多保險公司開始加強投資數碼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AI)和數據分析。李澤楷旗下的富衛集團今年七月在港上市時,就明言會大力投資數碼科技,利用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提升客戶體驗和營運效率。

保監局早前推出「人工智能促進計劃」,鼓勵及加快保險業應用AI,友邦、安盛、保誠等七間保險公司紛紛加入。保監局調查顯示,已有兩成保險公司落實推動AI應用,另有四成計劃於未來兩年增加相關投資。

不過,數碼科技涉及龐大前期投資,經營槓桿較高,目前本港有四間虛擬保險營運商保泰人壽、OneDegree、安我保險及眾安人壽,去年均未賺錢。然而面對三大科網巨頭步步進逼,無論是保險公司抑或保險經紀,都必須加速部署數碼科技應用,否則隨時在新一輪競爭中落後於形勢。

保險公司亦爭相砸錢冠名贊助各類演唱會,既可吸睛宣傳又可回饋客戶之餘,更能藉此挖掘潛在客戶,借演唱會熱度推銷保單。
保險公司亦爭相砸錢冠名贊助各類演唱會,既可吸睛宣傳又可回饋客戶之餘,更能藉此挖掘潛在客戶,借演唱會熱度推銷保單。
永明金融早前成為林子祥與葉蒨文「白頭到老」演唱會的指定保險公司。
永明金融早前成為林子祥與葉蒨文「白頭到老」演唱會的指定保險公司。

保險界另一「戰場」 贊助演唱會「一箭三鵰」

今年Coldplay、G-Dragon、張學友等超級巨星輪流在港開騷,除了粉絲支持,保險公司亦爭相砸錢冠名贊助,既可吸睛宣傳又可回饋客戶之餘,更能藉此挖掘潛在客戶,借演唱會熱度推銷保單。

由於演唱會粉絲多為中產及年輕族群,與保險目標客層高度重疊,透過冠名贊助,無論是抽獎或換購,保險公司均能直接接觸這些人群,除了能增強現有客戶忠誠度,更可藉此獲取潛在客戶的姓名、電話、家庭狀況等敏感資料,供大數據分析,有助之後精準推介保險產品。

一般而言,保險公司的演唱會贊助費最少要過百萬,甚至逾千萬元,從而與製作公司「等價交換」門票,供保險公司內部認購或贈送。

例如永明金融早前成為林子祥與葉蒨文「白頭到老」演唱會的指定保險公司。今年英國搖滾天團COLDPLAY在啟德體育園舉行演唱會,加開場都一票難求,其獨家保險合作夥伴友邦推出抽獎送飛活動,參加者只須點擊友邦財務策劃顧問的「一對一」抽獎連結,或登記成為AIA+手機應用程式用戶,即有機會獲贈門票。

至於富衛保險贊助張學友「60+巡迴演唱會」澳門站,及明年初舉行的BLACKPINK世界巡迴演唱會香港站,富衛會員可用積分兌換或抽獎獲得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