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3:15 2025-10-23

海洋公園近日公布最新年度財務報告,雖然整體營收有所改善,但仍錄得逾2.7億元虧損。主席龐建貽指出,虧損主要來自水上樂園,而主園區則成功扭虧為盈,錄得超過4,200萬元經營盈餘,較前一年虧損1,700萬元有明顯進步。他形容這一轉變令人鼓舞,並表示整體營運表現令人滿意。
然而,龐建貽亦坦言,水上樂園的營運仍未達預期,冬季閉園是控制成本的其中一項措施。他指出,澳門及內地水上樂園迅速冒起,競爭日益激烈,加上旅客消費模式改變,偏好短途「打卡」式行程,令全天候水上設施面對挑戰。儘管園方推出多項優惠吸引市民,但收支仍未達平衡。他不排除未來會考慮將水上樂園交由政府部門接手營運,並表示會與持份者及政府積極探討出路。
龐建貽強調,受大熊貓熱潮帶動,海洋公園的收入已連續四年錄得增長,最新年度總營收按年上升約9%,達近13億元。若將政府每年提供的2.8億元資助納入計算,公園錄得逾4,200萬元的經營盈餘,較前一年虧損1,700萬元有明顯改善,增幅接近6,000萬元。然而,扣除折舊及資產減值等項目後,整體仍錄得超過2.7億元的虧損。
相較水上樂園的表現未如理想,主園區則展現穩健增長。主席龐建貽表示,這得益於品牌策略的更新,尤其是推出「Panda Friends」IP,與逾30個知名品牌展開聯乘合作,並推出超過600款新商品,成功吸引消費者目光。他認為,大熊貓不僅是公園的象徵,更是推動收入的核心動力,「熊貓經濟」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此外,政府每年向海洋公園提供2.8億元資助,將於2025/26年度屆滿。龐建貽表示,公園現時將三成支出投放於保育及教育工作,政府資助對維持相關項目至關重要。他強調,若資助終止,部分項目或需縮減,雖然不願見到此情況,但作為負責任機構,亦需審慎處理財政壓力。他期望未來數月能與政府進一步磋商,尋求可行方案以延續公園的教育及保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