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佈時間:16:30 2025-09-10

政府去年宣布暫緩實施垃圾收費後,表示會從多方面擴大回收配套和加強公眾宣傳教育,亦會持續推進減廢回收。政府今年稍後會交代垃圾收費的未來路向,星島新聞集團為了解市民對有關議題的看法,進行「市民對垃圾收費取向及減廢回收習慣」問卷調查。
結果發現,有百分之七十二受訪市民表示,政府現階段不適合推行垃圾收費,主要認為會增加經濟負擔。調查亦顯示,逾八成受訪者同意現時市民對減廢回收的意識及參與度正逐漸提高,並積極減少製造垃圾和參與減廢回收。

今次調查於今年八月二十二日至八月二十八日以網上問卷形式進行,總參與人數為八千三百一十二人。結果顯示,有百分之七十二受訪者認為政府現階段不適合推行垃圾收費,最主要原因是增加市民經濟負擔、其次是回收設施不足和經濟環境時機不合適,當中亦有百分之十二受訪市民認為政府不應該用懲罰方式推動減廢回收。只有百分之二十一受訪市民認為現階段適合推行垃圾收費。

政府強調近年着力擴大回收配套和加強減廢回收的公眾宣傳教育。根據環保署數字顯示,堆填區垃圾棄置量由二一年高峰的每日一萬一千三百五十八公噸,下降至二四年的每日一萬零五百一十公噸,減少共百分之七點五;同期的人均棄置量亦從每日的一點五三公斤,下降至一點四公斤,減少共百分之八點五;回收率亦由二二年百分之二十八,升至二三年百分之三十三。
調查亦發現,有逾八成受訪者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現時市民的減廢回收意識和參與度正逐步提高,亦有逾七成受訪者同意市民和食肆普遍認識「惜食」文化,會盡量減少浪費食物;市民使用回收設施,如「綠在區區」及廚餘回收桶較以往方便、以及大部分商場和店舖已採取減廢回收措施,包括設置回收桶和減少派發膠袋等。
倡增配套延服務時間
另外,有百分之九十五受訪市民稱,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和間中減少製造垃圾,例如避免吃剩食物、外賣「走餐具」、使用環保袋代替膠袋、物盡其用和舊物捐贈等。同時有百分之八十六受訪市民經常和間中在現時日常生活中將垃圾分類回收。
至於未來推動減廢回收的方向,最多受訪市民建議政府設立更便利的回收設施及多用鼓勵方式推動減廢回收。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劉國勳指出,政府去年原擬推行垃圾收費,對整個社會和市民影響廣泛。他稱,若政府現階段再推行垃圾收費,必須要考慮目前經濟環境、業界營運困難和市民生活負擔,認為目前的確不是一個合適時間去推行有關計劃。

在源頭減廢方面,劉國勳認為,對過度包裝的商品,政府可作宣傳教育和考慮規管,又建議,政府可增加回收配套和延長回收點的服務時間,方便在職市民,提高市民在回收方面的參與度。劉認為,現時本港減廢和惜食文化已存在,加上垃圾棄置量下跌和回收量上升,故此毋須以收費方式推動減廢回收。
政府去年計劃推行垃圾收費,當時清潔業界和前線清潔工都有顧慮。任職清潔工的英姐表示,去年政府計劃推行垃圾收費時,她覺得令執拾垃圾流程變得複雜,因為要分開沒有用指定袋包好的垃圾,變相令工作量大增,會比較辛苦。

難應付額外成本開支
另一位清潔工玉姐亦表示去年對政府推行垃圾收費感疑惑。她指,如果見到垃圾沒有用指定袋包裝好,也不太懂得怎樣處理,怕會跟居民有爭執;若果看漏眼,也擔心不小心犯法,因此政府暫緩垃圾收費確實令她鬆了一口氣。
有清潔公司表示目前人手不足,若政府重推垃圾收費,前線工作量會大增,又指現時即使沒有垃圾收費,已觀察到居民逐漸養成減廢回收習慣,認為宣傳教育比垃圾收費更有效鼓勵居民參與減廢回收。
清潔公司時運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營運)陳錫龍表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政府不宜重推垃圾收費,認為可透過教育讓居民有更多時間了解減廢和回收。陳亦觀察到,在近年政府加強回收配套後,居民處理垃圾的習慣有明顯改變,例如不少居民會儲起膠樽、鋁罐和紙皮放進屋苑的回收桶,或帶到「綠在區區」回收點,可見居民減廢回收的參與度顯著提高,相信這比強制收費更有效。
他續稱,隨着智能廚餘回收桶在住宅範圍普及,市民開始自行分類家居廚餘,每日將廚餘放進智能廚餘回收桶,令屋苑環境變得更衞生,減少蟑螂和老鼠等害蟲滋生。

近年本港餐飲業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港人及旅客消費模式轉變、人手短缺、成本壓力等,經營變得不容易。有酒樓負責人認為在目前經濟環境下,顧客人均消費力下降,生意難做,政府現階段並不適合推行垃圾收費,因飲食業界要全力拼生意,而非分心應付額外營運開支。
海鮮酒家海鱻城負責人黎偉在支持政府去年暫緩落實垃圾收費,認為可避免業界增加營運負擔。據他估算,若政府推行垃圾收費,酒樓因主打海鮮,貝殼類海產體積大,以致垃圾量比較多,需要大量使用指定膠袋,預料每月成本至少增加一萬元,成本勢必轉嫁顧客,削弱酒樓本身競爭力。

漸養成減廢回收習慣
自從政府推行即棄塑膠管制後,黎亦留意到顧客在減廢方面有所改變。他表示,市民減廢意識加強,很多顧客會自備購物袋、餐具和餐盒,點菜更收斂,吃不完也會打包回家,避免浪費產生廚餘。
該酒樓亦採取多項「惜食」措施,包括精準預估燒味、湯水及蔬菜備貨量,賣完即止,剩食則分予員工作「福食」,全面減少廚餘。他又提到,酒樓積極回收煮食油,每日會將廢油交予合資格的回收商進行處理,此外,員工會將玻璃樽等可回收物放於回收桶內,減少垃圾棄置量。
對於政府將交代垃圾收費未來路向,黎建議政府應聚焦宣傳教育,以人性化方式改變市民習慣,希望以鼓勵而非懲罰方式,令市民更樂意參與減廢回收。
